走近荆州文物修复师:历史在他们手中新生(图)

23.06.2016  06:24

  悠悠千古,时间在天空的翻涌间悄然流逝,历史也在不知不觉间更迭到今朝。

  千百年前的那些人和事,早已随着时间不见踪影,我们只能从存留下来的件件文物中了解岁月的点滴。

  深埋在土地深处的文物已然残破,我们无法从这些残片中解读历史深沉,唯有将其修复,才能把千年前风云变幻间惊心动魄的故事拼凑完整,将先人们的情怀娓娓道来,让历史与现世的我们来一场拥抱。

  而荆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城,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埋藏着太多历史,也充斥着太多想要解开历史的人儿。

  荆州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着陶器、瓷器、青铜器、漆木器、丝织品等珍贵文物高达13万余件。然而,那些在展厅展出的精美文物,在刚出土面临全新的世界时,大多是残破的,有些甚至已成万千碎片。如若没有幕后默默奉献的文物修复师,便没有我们看到的精美文物。

  与此同时,荆州作为全国最早进行饱水漆木器、古代丝织品保护修复的地区,当然不乏一支走在国家前列,拥有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的文物修复团队。正是他们,让荆州的千年历史重现,让荆楚文化发扬光大。

  “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物的发掘,与此同时,也离不开文物的修复。”荆州博物馆副馆长刘德银告诉记者,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对于文物的保养及维护至关重要。“荆州历史悠久,距今有两千多年的文物不在少数。每一件文物在出土时,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开裂、变形、腐蚀甚至破碎的现象。因此,必须经过文物修复师的修复,才能使文物便于观赏、陈列、研究及长期保存。”刘德银说。

  正因如此,荆州的文物修复师们,如同一名名博学的“工匠”,不仅拥有文物学、历史学、化学、铸造学、美术学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用他们巧夺天工的双手,将数以万计的文物残片清理、拼接、修复成形。

  匠者,匠心。何为匠心?有人说,“匠心”是一种“”的精神——不浮不殆,不急不躁,筚路蓝缕,久久为功。工匠绝不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匠心亦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肩负着历史延续、文化传承重任的文物修复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的精神。

  文物修复师对于常人来说是那么神秘,文物修复工作对于置身于历史之外的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神圣。今天,记者带您走进荆州博物馆及荆州文保中心,带您了解喧嚣尘世背后,荆州文物修复师们,如何沉浸在历史岁月中,用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将面前的每一件文物一丝不苟修复完成。

  历史,在他们手中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