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开发区 “工业壮腰”的主战场

06.08.2015  19:19

荆州壮腰,五路并进。工业壮腰,势在先行。

荆州壮腰,先壮工业。

工业壮腰是荆州壮腰的核心和关键。

荆州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壮腰的认识坚定不移,并提出了壮腰工程的“工业逻辑”——围绕发展抓工业,围绕工业抓招商,围绕招商抓环境,围绕环境抓问责。

荆州开发区成为了工业壮腰的主战场、前沿阵地。

2011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荆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11月,湖北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荆州开发区成为全市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核心区。

2011年11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现场会,身披“国字号”战衣的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荆州振兴的潮头。

三年来,按照荆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荆州开发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做大经济底盘、改善园区环境、优化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

招商引资 壮大产业

三年来,荆州开发区依托两块“国字号”招牌,立足沿海,面向全球,真正转方式,做底盘,增速度,加快承接优质项目,努力为工业壮腰提供有力产业支撑。三年来,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75家新增到132家,增长76%。

——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2012 年6 月10 日,湖北伟特电子率先落户荆州。投资15亿元的电子终端项目从谈判到签约,只用了42天,创造了项目落地的“荆州速度”。2013年5 月,国内电子巨头华讯方舟项目签约落地,投资38亿元打造“荆州天谷”,华讯方舟竺桥工业园当年投产,并在今年新增加产值7.43亿元。长江液晶、信源通、同洲电子、五方光电、通宇通讯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先后落地。荆州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初具规模,由单一的白色家电产业向新型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研发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生产以及产业链的上游如PCB、铜箔等领域延伸。今年1至9月,荆州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39.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9亿元,同比增长19.9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高田汽配作为荆州引进的首家全日资企业,进一步延伸了荆州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美的公司将冰箱70%的产能转移到荆州工厂,其高端产品微波炉冰箱、风冷系列冰箱也转移到荆州生产,今年预计产能达到450万台。越美公司、奥达纺织等纺织印染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金科环保携手中国高新投资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电循环经济百亿产业。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企业,承接一批先进企业,提升一批优质企业,培育一批潜力企业,以集约发展提高产业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荆州市委副书记、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施政提出:人人要争做“招商员、信息员、服务员”。开发区的干部,人人都要懂招商引资、个个都要参与招商引资。今年,开发区已先后派出7支招商引资小分队分别驻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广泛收集信息。1至10月,全区新签约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1—5亿元项目26个。全区在建项目47个,新开工项目20个、竣工投产项目26个,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新近引进的广东通宇、金谷金、五方光电等项目已经投产。投资200亿元的世纪金源城项目建设加速,98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产城融合迈上新台阶。

惠及民生 共享成果

作为荆州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荆州开发区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回馈群众,积极主动改善民生,为园区跨越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环境。

——还迁房建设提速。还迁房建设是解决被拆迁群众住房问题的第一要务。近年来,为保障群众利益、改善社会民生,荆州开发区千方百计克服资金不足难题,全力推进还迁房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津东新村0.86万方,幸福一期、二期、三期8.7万方,幸福B区10万方,窑湾一期3.3万方,窑湾二期23万方,共计45.86万方,可提供房源3799套。此外,常湾、北港、红光三大还迁小区也在加紧建设,其中,常湾小区已封顶10万方,可提供房源998套;北港小区封顶10万方,预计可提供房源2000余套。开发区坚持“报审报验、样板引路、四方见证、分户验收”的原则,全力将还迁房建设成为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明年,开发区还将继续开工建设还迁房24万方。

——失地农民保险应保尽保。随着一批工业项目的落地,园区约有1.6万群众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成为开发区管委会工作的重点。自2008年在全市率先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后,荆州开发区筹集资金1.01亿元,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7551名被征地农民参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按全市最高标准每人每月468元按时足额发放,今年已累计发放950万元。

——促进基层集体经济发展。为促进基层乡镇与开发区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今年9月,荆州开发区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实土地征用预留政策、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改制试点、加强农田水利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七个方面,拿出硬措施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同时,优化农业结构。鼓励远郊乡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规划区域内打造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项目。鼓励近郊乡镇发展第三产业,以满足区内企业职工和群众对生活设施的需求。

改革创新 增添动力

作为年轻的国家级开发区,荆州开发区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资源环境趋紧的大环境下,继续走要素驱动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惟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增强动力、迸发活力。

——提高进区门槛。转变招商理念,对进区企业不再是‘来者不拒’,要增量,更要质量;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由招企业向招产业、招城市转变。在这样的理念下,开发区确立“五度”量化标准,即以投资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税收额度、科技高度、环保程度、产业链条长度来评定进区项目;组建了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对将进区项目的发展前景、环保、节能减排指标和科技含量进行把关。近年来,相继有一批小项目被开发区拒之门外。

——改革体制机制。去年9月,荆州开发区启动了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机构改革。管委会内设机构由10个减少为8个,直属事业单位由19个减少为9个,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由50名精简为24名。通过改革,减少了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等经济管理职能,使开发区的干部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经济建设工作。深化干部体制改革,8名内设机构的副县级领导干部通过公开打擂走上前台。

——深化融资创新。过去三年,荆州开发区发展提速,项目建设、道路建设、还迁房建设力度空前。一系列硬件建设的背后,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荆州开发区充分利用市场对外融资,破解难题。2013年9月,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成功发行4亿元“13荆经开债”,所筹资金将全部用于沙市农场北港还迁小区建设项目,实现了直接融资领域零的突破。同时,园区企业融资也取得突破。今年9月10日,菲利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交易,打破荆州13年上市“空档期”。紧随而来,能特科技也将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有望进入资本市场。 策划:荆州开发区办公室 撰文:曹筑荣 图片由荆州开发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