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通过“二审”

04.05.2015  17:46

  4月30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3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编制的《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标志着民间历时30多年呼吁荆州古城保护和利用,终于有规可依。同时,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通过“二审”,对该重大事项作出重大决定。

  市人大常委会对这一决定很慎重、很严肃。一位参会的市人大代表激动地告诉记者,《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今年的古城保护和利用规划不会因个人想法随意改变,不再让规划成为“鬼话”,大家都有责任宣传这一规划。

  古城曾是荆州人的“”也是心中的“

  你是那么美,叫我如何不喜欢?沧桑千年,风雨千年,历史如此厚重,叫人不敢触摸,可偏偏却是遍体鳞伤……

  长达11.28公里的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清时代建筑而成。其中,有汉代时关公修筑的土城,五代十国南平王修筑的砖城和水城组成。其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一绝,被誉为“这个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古城,是荆州人引以为傲的“”,也是荆州人藏在心里的“”。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奉毅说,上世纪80年初,也就是地市合并前,荆州地区不少专家学者强烈提出古城保护和利用规划,呼吁不能因经济社会发展而忽略,甚至是破坏古城的保护和利用。

  这批有识之士希望古城的保护、利用,应该首先是保护,再合理科学利用古城。

  荆州地市合并之后,历经“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现在荆州正在做“十三五”规划,这些大计划都将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写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也被纳入荆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2007年,荆州邀请美国著名的灯塔公司、华师大旅游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荆州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3年2月,市政府启动《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国际招标工作,之后确定由5家国内外设计团队参加方案设计。

  当年9月,市规划委员会第12次主任会议决定,吸纳5家国内外设计公司的概念方案的先进理念,结合古城保护与利用现状,由深谙当地文化历史的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下一步规划方案整合和完善工作。

  2014年2月,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会审议原则通过;6月30日至8月14日,在荆州市城乡规划局官方网站依法公示;8月7日,报市四大家联席会讨论原则通过;8月18日,报市政协四届25次主席会议讨论通过。

  12月30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对该规划进行“一审”。

  2015年4月30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31次会议对该规划进行“二审”,实到市人大常委组成人员34人,终于以32票的高票通过。

  古城保护利用何以首次通过“二审”?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奉毅见证了《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出台始末。

  随着城乡规划法于2007年推出,市人大常委会历来关注城市规划。郭奉毅说,以前,一些规划、重大决定和诀议等都是市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该规划经历“二审”是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对历史、后代,甚至世界负责的态度。

  郭奉毅说,这次“一审”、“二审”的时间跨度达6个月,充分给予政府规划部门进行慎重调整、修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建议的充裕时间。

  荆州正在积极申报设区城市的立法权。郭奉毅透露,如果荆州顺利纳入全省首批享有立法权的城市,荆州可能会考虑将古城的保护和利用规划进行重点立法,将以最快速度出台相应法规。该项规划通过“二审”,其间吸收和采纳了许多市的建议之长。审议这份规划历时半年,是荆州的大事,更是实事。通过“二审”的规划将为荆州行使地方立法权弹起前奏曲。

  历史文化为现代人、现代经济服务,必须要有序、科学,而不是杂乱无序。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秦振芝说,荆州每份城市规划都将古城保护纳入重要内容,这一次是单独做出古城规划,是强化,更专业。现在古城内高层建筑、人口过多等历史原因,对古城风貌影响较大。特别是古城内现有10万人,最高峰达到13人,人口密度超过北京。

  古城内人员的生活需求都难满足,游人服务又如何保障?秦振芝说,现在,荆州已有意识地引导城内人口疏散,引导教育、医疗等资源出城,吸引人口随事走,慢慢迁出。现在,荆州出台专门的古城保护利用规划,古城景区的发展更具科学性。

  “二审”以后有4大调整和变化

  秦振芝,担任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职务10多年,是一位“老规划人”。多年来,他亲自参与编制、修改了《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

  针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这一新规划,秦振芝说,一审前的规划,较二审后有4大调整和变化。

  变化一:明确“荆楚文脉、三国名城”总体发展定位

  秦振芝说,一审后,规划将“宜居之城”调整为“生态之城”,“文化之城”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旅游之城”和“生态之城”。

  重点强化古城的“三国文化”,重点对关府、关公文化园、龙凤庄、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三国公园修复与改造。以三国文化为核心主线的城内,与城外的纪南城等片区的“楚文化”差异化发展。

  变化之二:确定保护和利用规划原则

  首先是要有历史的原真性,不是景点造假,而是对古城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遗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保护和更新。秦振芝说,还要讲究古城文化环境的整体性、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只有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和习惯,才能让规划可持续。

  变化之三:优化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秦振芝说,本次规划研究范围约11.97平方公里,其中城内面积约4.5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北至北环路及荆州大道、东至荆州大道至东环路、南抵凤凰路及南环路、西至西环路。

  由原36景提炼,规划确定了古城“十景”即三义盛景、关公圣像、南纪神殿、三楚遗风、荆楚博览、九老仙都、太晖夕照、日出宾阳、明月风荷、居正故里。

  变化之四:完善规划实施策略

  二审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文生态系统,增加了古城疏散、人口控制、人流疏散等相关内容,确定规划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新建建筑的修建原则。秦振芝说,这些修改就是让规划制定更有科学合理原则,为下一步古城控规、修建性详规及其他相关规划的编制打基础。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张伟说,修改后的规划,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广辟渠道、集思广益、认真修改、日趋完善。希望荆州获得城市立法授权后,将荆州古城保护作为行使地方立法权的首批立法项目。(记者王子瑶通讯员邓春龙文/图)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