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要作老虎打

04.09.2014  12:09

 漫画:徐云

  有道是,“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话从正面理解:村官虽小,但往往是当地热心肠、有见地的能人,是一方乡亲的主心骨。富民惠民的好政策要落地,他们很关键。

  也可以反说:村官若把心思用在捞取个人利益上,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容小觑。记者调查的这三起村官贪腐案,即属于后者。

  归纳这三起案件,可见当前基层贪腐的几个特征。

  其一,土地。三起案件,无一不与土地有关。或染指征地拆迁牟利,或借机捞取还建房,或以改造为名行自肥之实。这充分说明,基层干部官不大,但权力不一定小,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接合部,诸如长丰村这样“以卖地出名的亿元村”,出现挪用近4000万元的大窟窿,何足为奇?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土地是农民赖以维生的命根子,不可再生,如果像铁铺村这样,征地拆迁过后,村干凭空得房,村民却分不到应得面积的一半,必然导致农民返贫,危及基层稳定。

  其二,窝案。这三个村都是鲜活的样本:铁铺村,村委会几乎被“一锅端”;群力村,从村党总支书记到村“两委”委员,共6人坐牢;长丰村,村党委书记与会计沆瀣一气。可见当前一些地方对村务监督薄弱,加上乡村特有的人情“生态”,村官贪腐极易形成窝案。一些村“两委”组织全线溃烂,使本已薄弱的制衡力量也化为无形,为贪腐升级打开方便之门。

  其三,暗箱。党和政府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村里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把账本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阴暗无处遁形。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并没有落到实处。长丰村卖地款数额巨大,账目竟然“被小偷烧了”!群力村“每一笔收入和账目从不公开”。在铁铺村,街道制定的“拆一还一”政策走了样,成了“袖笼子”政策。这充分说明,“阳光村务”离我们还有多远。

  其四,嚣张。透过这三起案件可以看出,在个别地方,村干部已经跋扈到了何等地步:韩守荒和村民打架成了家常便饭;对群力村的举报材料回了村干手里,村民敢怒不敢言;汪大权叫嚣“把你打死了赔60万了事!”这样的村官,与其说是苍蝇,倒不如说是百姓身边的老虎!

  我们常说,打苍蝇更要打老虎。对于基层群众来说,他们身边的腐败同样触目惊心。这样的苍蝇,侵害百姓切身利益,类似在农村低保中吃拿卡要、虚报截留等恶行,直接挑战着社会公平的底线。如铁铺村的贪腐村干,把上级的政策笼在“袖子”里,导致村民上访7年之久,更会严重消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一切腐败问题零容忍。”这样的苍蝇,要当老虎来打!(张国安)

    相关报道

武汉查处多起村干贪腐案 村官缘何变成"肥苍蝇"

图为:在长丰村土地上,现已崛起多个商业项目。

图为:铁铺村还建房——铁铺小区。韩守荒曾侵占其中1套还建房。

  湖北日报讯  武汉市纪委近日通报,今年上半年,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实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村级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65件,同比上升30%。

  近年来,武汉发生多起村干部贪腐案。这些村干部看似没有多大权力,但动辄侵占数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堪称“肥苍蝇”。据分析,一些村干部之所以落入腐败泥潭,一是在集体土地征用拆迁过程中以权谋私,收受贿赂;二是在土地开发利用等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运行过程中营私舞弊,非法获利;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弄虚作假,损公肥私;四是在农村低保户确认等公务管理过程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截留等。其中,与土地相关的腐败最为严重。

  武汉市政协委员李牧呼吁,村官贪腐涉案人多、金额大,遗患深远,必须遏制。

  案例1

  蔡甸区铁铺村:村官侵占还建房

  【案件回放】

  经蔡甸区纪委调查,后官湖宜居新城铁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守荒在任职期间,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伙同他人采取虚报冒领等手段,共同贪污公款人民币13万元,其中,韩守荒个人实得4万元;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人民币11.7万元及金戒指一枚;2008年12月,在“十永线”拆迁项目中,韩守荒侵占1套60平方米还建房。

  目前,韩守荒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记者走访】

  土地卖完,村干抓光

  8月19日,记者来到铁铺村。村中有一条马路,左边是旧房子,右边各类项目正在圈地开发。村民掰着指头说,自从征地开始以来,已有6个村干被抓,村委会几乎被“一锅端”。

  村民林勤发(化名)回忆,20年前刚开始征地,有的村干就暗地捞钱、捞还建房。“开发商来,必须经过他们,都是暗箱操作。

  渐渐的,原本和村民家境差不多的村干们都“”起来了,浑身上下穿金戴银,耀武扬威,有人甚至吸毒。

  林勤发63岁,修车40年,如今每天进账也就三五十元。他怒斥:村里百姓为生计发愁,可村干们几乎顿顿上餐馆。

  村民罗爹爹曾和韩守荒同学。他说:韩守荒原来是生产队长的时候,还蛮直爽,肯为百姓做事;可自打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无论找他办什么事,都是一两句话打发了,如果村民不依,他就打骂,年龄大的长辈常挨他骂,和村民打架更成了家常便饭。

  罗爹爹曾有事找韩守荒和另一名村干签字,连跑了几个月,村委会都是空的,根本没人办公。“一问,他们就说去区里开会了。

  2007年,蔡甸区“十永线”项目开始拆迁。当时,蔡甸街为铁铺村制定的政策是“拆一还一”。

  罗爹爹说,落实到村里,根本不是那回事,都是“袖笼子”政策,一会儿一个样。有的人和韩守荒关系好,就能多分房子,甚至外村人在本村租房子的,都能在铁铺村还建房里“分杯羹”。

  其他一些村干也趁机“”房子,为避免村民发现后提意见,不同村的村干部甚至达成协议,交换“”别村的还建房。

  既然“拆一还一”,那多“”的房子从何而来?据记者了解,与村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勤发等村民分到的房子面积,还没有所拆面积的一半。这些人长年上访,历经7年,问题才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