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教授创新能源技术 秸秆变燃料碳排放为零

04.06.2015  10:05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琪 通讯员王潇潇)昨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肖波研发的“生物质粉末化高温利用”技术在武汉江城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试用了近一年后,该公司的燃料成本下降了约40%。

  “生物质粉末化高温利用”的核心是将秸秆、农林废料等生物质燃料进行破碎,使其变成像面粉一样的生物质粉末,利用粉尘爆炸原理可达到1500摄氏度以上高温,用于工业锅炉,碳排放几乎为零。

  肖波介绍,我国每年约产生7亿吨秸秆和2亿吨林业废料,以及25亿吨养殖粪便,绝大多数没有出路,这些生态物质不仅没有变成能源,反而变成了污染物。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由于温度最多只能达到100多摄氏度,无法满足工业使用,只能用作生活供暖。而肖波教授经过12年的努力,发明了全套生物质微米化装备,解决了生物质破碎难题,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能。经过微米化的生物质可望变成能流通的能源商品,直接燃烧如同煤炭,液化如同石油,气化如同天然气。

  目前,一条生物质微米燃料粉碎机和生物质燃料锅炉相结合的运营线已产出蒸汽,在武汉江城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试用。该公司总经理陈友村介绍,公司原来使用天然气,现在用生物质粉末燃料,成本降低了40%,而生物质充分燃烧后,碳排放几乎为零,为社会带来环保效益。

  据了解,目前该技术投入广泛使用的困难是燃料分散,搜集、运输需要费用,如果能得到政府支持,则可替代部分工业用燃煤,减少环境污染。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