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君”的那些事

01.09.2015  17:26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1日电 (韩毅 唐宝玉)近日,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热映,主人公熊顿乐观抗癌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熊顿想赶走的“肿瘤君”就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它曾经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李开复、罗京、阿桑……今天就让我们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肿瘤君”。

  首先来了解一下“肿瘤君”学名的来历。宜昌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鲁明骞介绍,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832年,霍奇金医生第一次报告了一种淋巴结肿大合并脾大的疾病,后来人们就将此病称为霍奇金淋巴瘤。1846 年,又有别的专家从白血病这一大类中区分出了一种恶性淋巴瘤疾病,它与霍奇金淋巴瘤都起源于淋巴,但病理不同,因此被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亚洲,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更高、恶性程度也较高。

  熊顿于2011年8月21日被检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电影里,熊顿得知自己得肿瘤后舒了一口气说:“肿瘤嘛,切掉咯~”鲁明骞介绍,实际上这位“肿瘤君”是不能被切掉的,治疗淋巴瘤主要方法是化疗。原因有三:第一,淋巴系统遍布全身且随血液流动,不容易切干净。第二,对淋巴瘤来说,化疗效果非常明显。第三,淋巴瘤本来就是免疫系统疾病,手术会将免疫系统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

  熊顿这个乐观开朗的女孩最终还是被“肿瘤君”带走了,大家一定觉得“肿瘤君”很可怕,治不好吧?其实不然,有研究指出,经过系统化疗,霍奇金淋巴瘤的 5 年生存率在 70%以上,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一数字在 40%以上,也就是说淋巴瘤是可以治疗和治好的。

  那么“肿瘤君”为什么会找上熊顿这个可爱的女孩呢?电影中,熊顿的妈妈心疼地抱怨着熊顿平时的生活状态:不好好吃饭,不按时休息,吃垃圾食品,常常空着肚子画画十几个小时,她认为,熊顿的病,都因为她不好好照顾自己。鲁主任说,与大多数癌症一样,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医学界的一个共识是,作为免疫系统疾病,淋巴瘤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熊顿妈妈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是导致淋巴瘤的必然原因,但可以说是一种诱发因素。

  鲁明骞强调劳逸结合很重要。当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时,就容易感冒、拉肚子等等,其实这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而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生活方式中,免疫系统就是最有可能出问题的。他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最好定期到医院做胸腹部CT,正常人每两三年也最好做一次胸腹部CT,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要尽早到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

  熊顿走了,给大家留下了一本用坚强和幽默绘制的《滚蛋吧肿瘤君》,大家在怀念这个女孩的时候,也要了解“肿瘤君”的那此事,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让“肿瘤君”离我远远的! (编辑:丁喆)

护眼灯能防近视?专家称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更有效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晗)“智能数码LED灯”、“无Wuhanw.Com.Cn
实习医生会诊酿事故 副主任医师被追究刑责
陈女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Wuhanw.Com.Cn
小伙考后彻夜聚会晕在KTV 脑电图检测为癫痫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廖燕 李锐)考后忙于Wuhan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