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疯牛”新玩法:买美国公司回国上市

17.09.2015  11:47

(华尔街见闻)中国股市“”气十足,引机构散户竞折腰。一些中资机构在“走出去”的同时也不忘借A股的“东风”。他们套用了西方私募的方式:收购国外公司以后让它在国内上市。

英国《金融时报》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月初,三家中国公司华创投资、中信资本和金石投资达成协议,将以19亿美元现金共同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三家公司计划让在美国上市的豪威科技也登陆中国股市。因为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市场已经“失宠”,在中国还是“香饽饽”。

该报报道认为,这套计划是向美国私募公司学来的。全球名列前茅的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Blackstone)就曾经让一些在本土不受欢迎的企业退市,隔一段时间以后又在那些对他们看法更正面的市场上市。十年前黑石这样操作过德国一家化工产品制造商Celanese。

而对于中国投资机构来说,借力去年以来涨势惊人的中国股市是再自然不过的一步棋。去年沪市大涨113%,今年3月以来涨幅累计近30%。科技板块和创业板还诞生了暴风科技(300.810, 27.35, 10.00%)这样的涨停神话。

3月24日登陆创业板以来,暴风科技经历36个涨停,至今涨幅超过34倍。截至今日收盘,该司总市值人民币328.15亿元(约53亿美元),超过了赴美上市的优酷土豆。后者最新市值为48.7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今日转发的吴晓波[微博]专栏文章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梯队中,无论是业绩还是成长性,暴风科技大概都只能排在200名以外,然而,它今天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中国股民对它的“热爱”,无法用理论或模型来解释。

文章预计,未来的几个月,会有更多的资金持续投入中国股市。上周中国央行[微博]宣布,将允许地方债务纳入国库的抵押品范畴,这不但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债务利率下降近一半,更将释放一万亿元以上的流动性资金,尤为可期的是,为大型基建项目的地方配套性资金落实注入强心剂。

文章认为,历次经济史上的大泡沫运动有三种结局,1、成为一个更大的泡沫或衍变成若干个泡沫组合;2、沉淀为经济转型的动力;3、直接冲向破灭的垃圾场。具体到中国经济,第三种可能性大概可以排除,前两种都是可以接受的。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