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遗址考古荣获“2016年度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

12.01.2017  21:35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公布了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我省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这也是我省继2011年叶家山墓地、2013年文峰塔墓地后,第3个项目入选该奖项。

      石家河遗址是“石家河文化”的命名遗址,是迄今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都邑,被国家文物局连续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为推进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开展“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课题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局组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4年开始对石家河遗址进行了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

      通过科学严谨的考古工作,新发现的谭家岭古城被认为是距今5300年以前我国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印信台遗址共揭露出的大量瓮棺、扣碗、立缸等祭祀遗存,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谭家岭新出土的一批玉器表面有精美的线刻图案、复杂的透雕和细如针尖的钻孔,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石家河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考古工作是开展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近年来,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包括石家河遗址在内的大遗址的考古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湖北考古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实施“大课题引领战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和支持,建成石家河文化考古研究中心,为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省文物局将继续加强指导,组织省文物考古所持续做好考古发掘与整理、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向世人更全面的展示古代中国。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加大保护与合理利用力度,实施一批保护展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让考古成果惠及民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湖北力量。

      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始创于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新世纪中国考古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进展的学术讲台,认可度高、专业性强,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在论坛上评选的年度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与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评选的田野考古奖、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为当前国内考古学界最为权威的三大奖项。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分别是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辽宁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门市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皇城台遗迹、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聚落遗址、河南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