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昌游览专线正式运营 途经昙华林等11个站点

30.05.2014  12:54
:“老武昌”游览专线昨日正式运营,途经辛亥革命博物馆、红巷、昙华林、楚河汉街等景点 老武昌游览专线正式运营

  全长15.4公里,全程11个站点,途经辛亥革命博物馆、红巷、昙华林、楚河汉街等著名景点,这条按照老武昌城城墙线路规划的游览专线于昨日正式运营。在“老汉口”公交游览专线叫好不叫座的前车之鉴下,“老武昌”该怎么走?怎样才能走出游览专线的困境?

   窘况

  公交旅游专线逢开必亏

  2012年3月中旬,武汉开通观光巴士1路,该线路途经吉庆街、黄鹤楼、楚河汉街等18个市内主要景点,车内配备耳机,乘客可以收听含中、英、法、日4国语言的自动语音导游,该线路希望整合武汉水陆旅游资源,实现车船旅游无缝衔接,但自从该线路开通后,几乎是月月亏损,最终黯然退场。

  2013年,“老汉口”公交游览环线开通,但叫好不叫座,常常空载。该线路配车10辆,每天发车超过50车次,日均客流仅约100人次,相当于平均每趟车只坐两人。在“空跑”了三个月后,“老汉口”被改成313路公交线路,原有的线路作了调整,深入到后湖大道等居民区,希望能够吸纳更多客流,避免亏损。

  据了解,411最开始也是按照旅游专线的模式打造,但由于客流情况不理想,线路走向一改再改,目前已经转变为普通的公交线路。

  突破

  和周边商家逐步展开合作

  昨日,“老武昌”游览专线在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营后正式开通。“老武昌”由公交集团和杨春湖旅游集散中心共同打造,杨春湖旅游集散中心是运营方,负责经营和推广工作。“这条线路的经营模式和之前的旅游专线有区别,首次采用了合作模式,杨春湖旅游集散中心和公交集团可以优势互补。”华旅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次新的合作模式能否创造“老武昌”特有的商业模式?

  客流是保证线路是否存活的重要因素,之前的“老汉口”、411路等旅游专线,由于客流不足,最终导致尴尬改线,甚至惨淡收场。

  “‘老武昌’要打破被动等待客源的情况,寻求新的突破。”杨春湖集散中心总经理廖欣告诉记者,线路开通后,将会利用高铁优势,吸引来汉的自助游客,“今后将会配套开通摆渡车,将高铁的乘客输送到‘老武昌’游览专线的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