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群众满意 宜昌高标准打造服务质量标杆

17.09.2014  10:45

  9月16日,夷陵大道58号醉爱我家时尚餐厅,雷师傅正在厨房蔬菜摘洗区清洗白菜,一举一动都被“直播”到大厅内的电子显示屏上。一向“讳莫如深”的厨房,通过12个高清摄像头,把食品加工的全过程展现在顾客眼前。

  记者在行政总厨王海军的带领下,走进这间投资80万元、400平方米的厨房,只见处处干净整洁,食材、餐具等物品都统一编号管理。店长苏艳丽告诉记者,这样既让管理更规范,又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了每个人身上。

  截至目前,全市创建这种“视频厨房”、“网络厨房”、“透明厨房”、“隔断厨房”等模式的“阳光厨房”41家。消费者陈女士对记者说,有了“阳光厨房”,我们可以实时参与监督食品制作过程,让人吃得放心。

  “重厅堂,轻厨房”,是餐饮业一大顽疾,监管难度很大。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实施“阳光厨房”标准化建设工作,把经营者自我监督、消费者社会监督与监管部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有效地解决了这个“老大难”。

  这是我市(宜昌市)正在实施的11类服务质量工程之一。今年7月下旬,市委、市政府下发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把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改、立行立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总体部署,实现服务质量项目化、标准化、品牌化、长效化。

  当前,7位副市长分别牵头相关市直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针对政务公共服务质量、市民投诉服务质量、住房物业服务质量、医疗质量、教育质量等11类服务质量,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活动。

  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将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细化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再造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等8个项目,实现项目化管理,并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措施、责任人员及落实时限,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政务服务中心。“对于有国家和省级标准的,我们就开展服务质量对比达标活动。”记者从市质量强市委员会获悉,对于没有标准的,我市将探索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服务标准,树立一批质量领先、管理严格、公众满意、适宜推广的服务标杆。

  为真正做到群众满意,我市(宜昌市)将结合创建全国质量管理强市示范城市,适时组织开展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同时,我市将把监管部门服务热线整合到“12345”市长热线中,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实现社会参与监督和公众寻求服务“一号通”。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