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小甜柿舞动柿农的“甜蜜生活”

19.10.2014  21:18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9日电  (刘党生)10月18日,由中国园艺学会柿分会和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子石甜柿专业合作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罗田三里畈甜柿文化旅游节在中国甜柿古树群落所在地錾子石村简朴开幕,5000余名省内外游客慕名来到湖北罗田,品甜柿美果,赏甜柿美景,体验别样农家风情。

  罗田县栽培甜柿的历史悠久,相传东汉时期就有大规模栽培,全县现存百年以上的大甜柿树就有2735株。罗田甜柿是全国唯一不经人工脱涩即可食用的自然脱涩品种,生食口感极好,其中尤以錾子石甜柿久有盛名。“罗田甜柿像苹果一样脆,像蜜一样甜!我生平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甜柿。”来自武汉的一位游客兴奋地说。

  “甜柿上市,就是我们农民的幸福甜事。一亩甜柿收入2000多元,相当于2头成猪的卖价呢。”现年67岁的錾字石村5组村民熊继如掩饰不住喜悦地说。他家种了17亩甜柿、3亩苗圃,今年卖果卖苗,收入5多万元。

  “甜柿真是农民致富的宝贝。”罗田县林业局长郭小双说,“除了卖甜柿鲜果、干果,还可以卖甜柿苗和用于嫁接的甜柿接穗,一棵苗少则卖五块钱多则十几元,一根嫁接枝也卖两块多,光卖树苗和树枝,甜柿种植大户户均收入就达7000元至6万元。

  此外,周边农民可以到柿园打工挣钱,靠甜柿种植技术发家致富。每年3、4月份苗木嫁接时期,这些土专家们手拿小刀、剪子,东坡走走,西山转转,每人收入就能在5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就能让一个四口之家脱贫。目前,罗田县有300多名这样的农村实用人才,他们还被邻县的甜柿种植户聘为技术顾问。

  近年来,罗田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紧抓不放,甜柿产业迅猛发展。2012年,罗田县制定了《罗田甜柿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着手从基地建设、生态旅游柿园建设、良种繁育与保护利用、销售加工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等环节给予引导和扶持。同时,罗田县还积极组织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发展甜柿产业,全县柿农大部分成立或加入股份制企业、专业合作社,串户连村规模化种植,如今27家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占到全县甜柿种植总面积的75%。尤其是近5年,种植面积几乎年年翻倍。到目前,全县甜柿栽培总面积达3.8万亩,遍及全县12个乡镇,甜柿年总产量达600余万公斤,年创产值过3000万元,全县5万余农民因此受益。

  “为何选择发展甜柿产业化项目?就是考虑到甜柿产业市场巨大,而且罗田具有种甜柿的独特优势。”县委书记肖燕梅介绍说。罗田县注重拉长甜柿产业链,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具有加工贮藏能力的企业18家,加工产品在柿饼、柿花、柿片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先后试制了柿汁、柿叶茶和柿单宁等新产品,柿单宁生产线已建成即将投入试生产。

  罗田县长詹红运介绍说,2013年全县销售近5000吨,占总产量的55%,其中外销武汉、黄州、鄂州和黄石等周边城市近2600吨。甜柿加工产品已形成5大系列30多个品种,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市场行情看好。

  “罗田甜柿的管理技术,可以说是全国最高的。”罗田县甜柿专家徐向阳说。罗田县以与其合作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木品种,先后完成了甜柿品种普查和良种选优,取得了降低落花落果、增雌增产、矮密早丰丰产栽培和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等4项科研成果,并制定了《绿色甜柿生产管理技术》、《甜柿周期管理历表》等科技资料,开展了甜柿专项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一系列严格、科学的质量管理,让罗田甜柿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通过了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认证和HACCP认证,创响了“秋焰”和“宝盖”两大品牌。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罗田县为“中国甜柿之乡”的荣誉。2008年9月,罗田甜柿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