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网球进校园昨日启动 42所中小学试点开设网球课

01.04.2016  12:37

网球名将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中)在教学生们发球。通讯员李长林 摄

(记者周锐 通讯员邹永宁)昨天上午,全市网球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江汉区取水楼小学举行。 取水楼小学是此次“网球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之一。

上午10点半学校塑胶操场上,四年级1班的小学生已经开始进行颠球训练,几组热身动作后,孩子们被分成两队进行对打,别看大家年龄小,发球、控球的技术可颇有专业水准。武汉市取水楼小学校长吴英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每周会有一节网球课,上午大课间也有网球操,各个班还有网球队。

四(1)班学生刘影刚刚和网球大满贯冠军李娜拍摄了网球宣传片。刘影特别佩服李娜的拼搏精神。见到李娜的那一天让她难忘。“我的偶像李娜和姜山叔叔还共同纠正了我一个出拍动作。”

武汉市推动网球运动进校园,旨在探索以球类活动、球类游戏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建立快乐运动体验的经验,同时,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热情,掌握网球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42所试点学校名单

江岸区

育才可立小学、武汉十三中

江汉区

红领巾小学、取水楼小学

硚口区

十一滨江初级中学、崇仁汉滨小学

汉阳区

七里小学、楚才小学、知音小学、十里铺小学、七里中学

武昌区

粮道街中学、南湖中学、南湖一小、铁四院学校、东湖中学、华师大一附中

青山区

红钢城小学、钢城十一中

洪山区

街道口小学、洪山中学

东西湖区

吴家山四小、吴家山二中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

开发区一中、神龙小学、纱帽山小学、纱帽中学

江夏区

藏龙小学、藏龙中学

蔡甸区

蔡甸区六小

黄陂区

武湖东风小学、武湖中学、祁家湾小学、四黄中学

新洲区

阳逻一中、阳逻思源中学、阳逻一小、阳逻五小

东湖开发区

光谷四小、光谷二初、光谷实验中学、光谷二高

“贵族运动”为啥花开取水楼小学

昨天,全市“网球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选在了江汉区取水楼小学举行。它是全市当之无愧的网球第一校,从2001年“网球进校园”迄今已15个年头。学校先后于2010年、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和湖北省体育(网球项目)优秀传统学校,2014年也因网球特色被评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

网球运动被很多人认为是“贵族运动”。然而,取水楼小学是一所90%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平民学校。

“我们以网球作为特色课程,要从学校自身的特点谈起。”校长吴英告诉记者,学校发展网球运动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生源状况。该校90%的学生都来自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与城里的孩子不同,他们普遍能吃苦耐劳,富有韧性和毅力,心性比较平和稳定。二是资源优势。学校长期与湖北省网球学校联合办学,省网校就坐落在新华路体育场内,这里离学校近,网校教练比较集中,能够提供足够的场地和技术支持。

“网球不是适于特定人群的‘贵族运动’。实实在在做普及,我们要让每一名孩子享有网球教育的权利。”吴英说。

该校的做法是:校本课程+阳光运动课堂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开设网球校本课程满足所有孩子走近网球的梦想。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球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网球课程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中,在龚珏老师的带领下,体育教师不断创新网球校本课程,自编网球教材,编写网球知识手册,进行网球知识普及,并正式编写成《取水楼小学快乐网球(基础篇)》教材,并在全校范围内每周每班拿出一节体育课实施网球校本课程教学。

该校先后有盛珏琪、袁文轩、成卉婷、毛兴宇、徐少东、贾玉霄、易欣等近百名学生在各类网球比赛中获得名次,为网球俱乐部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 本报记者周锐 通讯员戴鹳锦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