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张萱:新闻教育者要牢记“成风化人”

22.02.2016  16:57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习总书记指示,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拙以为,这四十八个字可谓字字有深意,尤其是“成风化人”四字,确实使新闻舆论工作者特别是新闻教育工作者深思。

      “成风化人”作为一个成语,这是第一次出现。虽然只是四个常用字、一对动宾结构,但却意义深远。笔者浅识,所谓“成风”,应是树新风、扬正风、引领社会新风尚,弘扬时代正能量与主旋律;而“化人”则是重申新闻舆论的启迪、教化作用,须知新闻舆论不只是传播信息、沟通资讯,更应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是“文以载道”这一古训的今日意义。由是可知,“成风”是“化人”的基础,而“化人”又是“成风”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窃以为,“成风化人”不只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新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针。作为新闻专业的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成风化人”这四个字的内涵与精髓,并且将其活学活用,贯彻到我们的新闻教育工作当中,使其真正地入脑入心,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方针作用。

      “成风”,具体落实到新闻教育当中就是要确立马克思新闻观在新闻专业的教学中的引领地位,让学生们自发地树立起服务大局、引领导向的新闻理想,提升投身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事业的认同感,在课堂中形成无形的正能量之风。毋庸讳言,近年来确实少数高校青年教师,受错误的意识形态干扰,在课堂上大讲“绝对的新闻自由”,甚至将当下社会上一些丑恶的“潜规则”拿到课堂上,向学生津津乐道地“传经送宝”,这种误人子弟、不辨是非的行为,我们不但要予以抵制、批评,而且要及时地树立起正能量之风,要让错误的观点、言论在新闻教育的课堂上无所遁形。

      唯有“成风”,方可“化人”,教育本身的职责便是“化人”,新闻教育尤甚。要想“化人”,必须自己要“正己”,这也是摆在新闻教育者面前的共同课题。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知新闻教育三尺讲台的重要意义,台下坐着的莘莘学子,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会成为今后新闻战线上的骨干,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对今后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切不可将讲台作为自己的“秀场”,更不可“满嘴跑火车”、做“大忽悠”,而是真正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将“成风化人”四字牢记心头,在课堂上须胸怀信仰,如履薄冰,时刻警醒、鞭策自己。

      春风化雨润万物,成风化人育心田。笔者认为,“成风化人”四字虽然看似简单,但真要诠释出其时代意义、彰显其重要价值,仍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新闻教育者须将这四个字读懂、读透,并牢记心头,这既是时代对于新闻教育者们的新职责,也是历史赋予新闻教育者们的新使命。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媒体链接: 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6-02/22/c_1118110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