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职业中专推进中职课程改革工作初显成效

15.04.2015  19:48

  浙江在线丽水频道4月15日讯(记者 虞建萍)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浙江省首批34所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也是丽水地区仅有的两家试点学校之一。近年来,该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及《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精神,深入探索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选择机制以及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积极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职课程改革工作初显成效。

  据悉,自本学期起,缙云职业中专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加工专业、财会专业、汽修专业这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中率先试点。根据“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方式、打造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与选择性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新体系”的总体思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办学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学校以省课改“核心课程+自选课程”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为指导思想,开发不同层面、不同专业的“课程包”及“项目”,构建“三选六段”选择性课程体系。即建立学生“三选”机制,创新“六段”式学生专业成长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及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其中“三选”为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三次以上的专业选择权。允许学生经过一定时间专业体验之后于第一学期选择专业大类,第二学期根据专业学习情况选择专业方向或专业微调,允许学生深入学习后于第四学期围绕“就业”或“升学”进行选择;同时允许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选择提前毕业,也可参加“工学结合”延期毕业,学制从原来的统一三年变成了2.5至5年。“六段”则是指学生入校后通过专业认识体验、专业实验验证、专业实训认证、校内生产实践、校外学徒见习、企业顶岗实习等六个阶段的专业培养向“职业人”转型。

  该校副校长舒伟红说:“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在充分挖掘学校30多年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实现培育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品质,扎实的专业能力,拥有多专业发展潜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适应未来社会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同时,他还表示,中职课程改革工作就教师的发展而言,以选修课程建设为载体,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开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均表示新的课程改革很有意思,同学们的兴趣很浓。14数控班的项琪筑同学是最早去选课的一批学生,他说:“我选了4门自己喜欢的课,趣味心理学是我最感兴趣的,因为老师上课很幽默,经常有案例看,还会想出一些游戏让我们玩。

  “学校选修课程也不是随意设置的,必须通过立项,才能开设。”学校副书记麻锦霞介绍道,目前缙云县职业中等学校申报到省里的立项有11门,通过学校立项的有21门,老师报上来的都有120多门呢。

  英语老师叶秋群本学期开设的“微营销”的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但是在开课之初,由于非专业出生,叶老师在教学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后通过自学以及寻求相关专家的帮助,目前已经能完全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她说:“职业学校的学生,最本质的学习其实就是与就业挂钩,通过设置这样时下流行的创业选修课,不仅能跟学生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如何培养专业人才等问题也逐渐显露。

  为深刻了解课程改革遇到的问题,缙云县职业中等学校还特地请来省调研员张建国前来为学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把脉,听取相关意见,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以便改革顺利进行。

  “我们是国家级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必须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有责任担负起课程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的角色,我们将会与兄弟学校分享改革成果和经验。”舒伟红说。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浙江在线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