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支队“三大模式”编织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宣传网

01.08.2014  12:02

为全面推进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行动。荆门支队采取“三大模式”,不断凝聚社会力量,转变思路,主动服务,编织一张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宣传网,在全市营造出一股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 

依托各种平台,深化常态宣传。 支队充分利用荆门电视台、荆门人民广播电台、荆门日报、荆门晚报等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全程报道全市火患整治行动。在显著档期和位置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公布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动态,通报分析当前防火安全形势,播发安全预警及曝光火灾隐患等。同时6个消防站点对外开放,主动邀请单位员工、社区群众、学校师生参观,组织他们学习火灾预防、逃生自救知识。各中队纷纷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等地开展宣传,加大对消防部队形象宣传,加大消防站对外开放力度。支队还借助户外广告屏、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短信、网络、横幅标语、宣传栏等载体,在交通枢纽、KTV、宾馆、酒店、商场、演艺厅、电影院、医院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宣传,并滚动播放重大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标语。 

锁定重点人群,实施逐层渗透。 支队组织官兵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工作,面向农村群众发放消防宣传单,通过现场讲解和模拟演练,为群众示范灭火器的使用、火场逃生自救方法。同时借助社区的橱窗、标牌、宣传栏广泛张贴防火宣传漫画及常识等,组织开展消防灭火基本技能演练,让社区居民充分掌握家庭常见火灾简单扑救常识。支队还定期对弱势群体居住环境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并通过讲解编制消防故事、消防画册、消防小品等形式,将消防知识烙在其脑海中。通过组织开展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挂图、开展灭火演练等形式,支队上门服务企业,不断提升各单位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控火灾事故的能力。

建立多支队伍,动员全民参与。 各地依托辖区居委会,建立社区消防巡防队,主要职责是上门入户宣传消防知识,提醒居民防火、防盗,及时发现和消除小区内火灾隐患,预防社区火灾事故发生。同时结合本地特色,组建民间艺术小分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戏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把法律法规、火灾防控基本常识贯穿其中,全方位普及消防知识。由志愿者组成的火灾隐患拍客团,利用相机、手机等介子,深入商市场、酒店、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拍下火灾隐患,通过微博、电子邮件等渠道进行曝光和举报。在农村,由村文化员利用广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讲解用火用电安全知识、防火常识、隐患排查方法、初期火灾扑救、火场自救逃生等内容,提高村民消防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