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县探索利用综治网格平台管理农村道路交通

28.09.2014  16:57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28日电 (潘建波 南林波)针对全县路况不佳、警力有限、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等复杂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今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及浠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湖北省公安交管局“万名民警进万村建万格”活动,同该县综治委一起多次深入基层走访调查和实地调研,与巴河镇长江村党支部、村委会找准症结,共同探索找出了一条以“综治网格”为载体管理农村道路交通的新路子。

   如何消除农村道路安全管理的“盲区”?

  “老张,你骑摩托还是要把头盔戴着哈,不然我给交警举报哦。”9月28日,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长江村的通村路上,巴河镇交通专职网格员刘川在及时提醒邻居张某的交通违法行为,并在交通管理台账上做好详细登记。

  “多亏了村里的网格,现在办证不用进城来回跑了,在家门口,几分钟就可以搞定!”昨日,刚从村交通网格管理员手中拿到换领驾驶证,浠水县巴河镇长江村4组的村民张爱军兴高采烈。

  这是浠水县今年以来实行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进网格,建立县、乡镇(场)、村、组四级交通网格、实行“四员”共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真正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格化到了千家万户,并为群众提供网上信息查询、预约办事、处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委托办理相关牌证、驾照及年检服务提供便利渠道一个缩影。

  浠水县位于地处鄂东中部,南临长江水,北依大别山,区位交通得天独厚,是湖北正在崛起的中三角的黄金走廊。全县辖15个乡镇(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49个村,版图面积2000平方公里,103万人。全县有4条省道和11条县道,乡村道路94条1845.8公里,硬化“村村通”道路405条1440公里,逐步形成了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互通的公路网络。

  浠水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盛产铁砂、黄砂、花岗石、大理石、钾(钠)长石、硫铁矿等。黄砂资源品质优良,静态储量达6.5亿吨,年产量5000万吨,被誉为建筑材料的“全国粮票”。由于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本地黄砂、砖业等建筑材料外运和农副产品的大流通。农村群众纷纷购买机动车作为经商贸易、出行的工具。

  目前浠水县已拥有登记在册的大小机动车11.1216万辆,其中摩托车82873辆,有摩托车驾驶员40217人。加上流动人口多,因人均耕地少,为维持生计,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较多,各种交通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农村网格交通管理“四员”如何设置?

  今年6月以来,浠水县启动交通安全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以社会综治管理网格单元为依托,实行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进网格、落实“四员”共治创平安的交通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

  由县综治办牵头,建立县、乡(镇)、村、组等四个层级网格管理体系,分层级组建网格管理服务中心、站、室,设置乡镇级交通“调度员”,公安交警兼任“指导员”,网格管理站选聘“协管员”,村(社区)聘请“信息员”的“四员”网格化管理交通安全,充分运用网格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人、车、路、事”为核心的农村道路基础信息数据库,把交通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建设,为群众提供网上信息查询、预约办事、处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委托办理相关牌证、驾照及年检服务提供便利渠道。同时,在日常农村道路安全管理中,有“四员”组成的工作组共同排查农村道路隐患、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拍照取证,既摸清了农村道路安全形势,又震慑了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该县以长江村为试点,由驻村工作组、派出所民警、交警中队民警兼任交通安全指导员,分别包片挂钩11个村民小组,为一级网格;以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为二级网格管理员,形成二级网格;各村民小组为三级网格,由村民小组长任三级网格管理员;将全村485户村民以“综治网格”为基础,划分为4个网格区,共48个管理单元,形成四级网格,由“综治网格”中心户长任四级网格信息员。交通网格信息员纳入公安协警管理。通过日常收集农村网格道路交通安全信息、车辆及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交通隐患防控和交通事故纠纷调处等方面的信息开展工作,相关信息录入综治网格信息平台系统管理。今年9月底,巴河镇长江村又建立并开通了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定期不定期地向农户发送安全提示短信,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有效和谐了党群和警民关系。

   网格化管理交通工作如何开展?

  在该县综治网格信息平台上增设“交通安全管理”模块,将有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信息录入到县综治网格平台,并设立查询、咨询、服务等功能。在交警大队建立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网格平台服务终端,并设专人具体负责每月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及伤亡数据分析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常工作监督、指导和考评各乡镇(场、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还将各乡镇(场、区)辖区的亡人事故、农村7座以上的面包车、接送学生车辆、低速载货汽车及摩托车等重点车辆违法行为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落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一网考”,为地方党委政府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综治网上考评提供依据。

  农村道路交通网格化管理平台还容纳了各家各户的交通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运行,对开展全村各类人群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浠水交警大队充分借助这一平台,通过网格化平台信息共享资源,针对不同时期和重点时段,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让交通安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在综治网格平台上整合包括全县交通安全管理在内的有关数据、“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等基础信息等。初步实现全县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的源头管理和动态一网管控;在辖区发生交通事故的,村民只要拨打网格化平台电话,中心户长、小组长就可以接到求助,第一时间就可以组织和发动周边联防组帮忙救助,为紧急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实现“一家有事、十户呼应”。

  据悉,农村道路交通网格化系统还将通过县、乡镇(场区)、村三级并网,形成交管信息动态采集、信息关联比对和综合集成,实现“交管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交管事务一网分流督办、为民服务一网延伸跟进、日常工作一网考核评估”的系统流程管理全覆盖。

  至9月底,浠水全县逐步建立了“一村多格、一格多网、全员参与、责任捆绑”的道路交通管理模式。逐步构建起“组织覆盖、职责明确、上下联动、信息畅通、延伸到户”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也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初步实现交通管理由“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管理格局,有效消除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盲区”。

  据统计,浠水县辖区涉农涉摩托车交通事故占到全县交通事故60%以上,而且事故在县、乡、村道路多发。“巴河镇长江村试点工作开展近三个月来,辖区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面包车超员等以往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数与以往纵向比较呈下降趋势,与相邻乡镇横向比较也是少于全县平均数。”负责该项工作的办公室主任刘海波说,浠水县政府将在年底前完成全县14个乡镇(场、区)网格化建设,真正实现农村交通网格管理全覆盖。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