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警队非洲“维和日记”⒆:渔村当地人家庭观念淡薄

13.09.2016  01:11

willfred的儿子展示被打死的黑曼巴蛇

非洲利比里亚  汪家盈

当地人Jackson总是带着他的孩子到院子里来玩,虽然他还没有结婚,但已经当父亲了。他是个很好奇的人,而且对中国菜非常感兴趣,每次我们做饭他总是在旁边帮忙,或者观摩。后来,我索性就一边做一边教他一些基本的搭配和简单的的炒菜,没过几天,他就能自己做一桌简单但却地道的中国菜了。有时因为中午太忙没时间做饭,我就会给Jackson打电话让他帮忙准备。

我和其他人有事没事总告诫他,有了孩子就应该结婚,要对家人负责,他也只是委婉的一笑,并不与我们争执,但看得出他很犹豫。直到有一天,我在电脑上翻看家人的照片,Jackson进来与我聊天,我便把相片与他分享,我还把其他人也喊进来一起看。我将我父母的合照,我的全家福,我向妻子求婚的照片,结婚的照片,度蜜月的照片都一一与他们分享,并给他们讲述我们家有趣的一些故事,他们很开心,问了很多问题,只有Jackson笑着看完所有照片却没有说一句话。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几名“保安”中,除了年轻的Jackson,其他人都结了婚,这在当地是很难得的。渔村虽是一个原始封闭的西非小村,却也是曾经内战的战场,长达14年的内战和政府的腐败,使得渔村里村民之间的信任显得尤为稀缺。村里20至40岁的人都在童年经历过那场残酷的内战,很多人都失去过亲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孤儿,所以也不难理解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人意识非常淡薄。

渔村派出所有一名年轻的警察peter,高中学历,在当地算文凭很高了。我曾与他聊过,当我说我刚结婚两年,妻子在中国已经怀孕5个月时,他诧异的看着我,反问我:你为什么要结婚,我们这里人结婚的不多,结婚太疯狂了。我竟无言以对。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在渔村比比皆是,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没有固定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有女友却不结婚,一旦他们的女友怀孕,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他们只是换一个地方继续游手好闲。妇女和儿童成了受害者,很多孩子从出生到成年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他们的母亲往往都未成年,也并不太关心自己的孩子,任由他们在村里长大,等这些孩子长大了也和他们一样没有家庭意识,不知家庭为何物,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家,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一个由很多幸福美满的家组成的社会一定是生机盎然、健康和谐的社会。然而,现实中的利比里亚社会,缺乏信任,缺乏责任,缺乏希望,缺乏温暖的家。

所以在我看来,我找到的这些有家庭的人,在当地是有责任感一群人,我也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信任。

(图文整理 黄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