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维和利比里亚 鄂州民警卢胜慧再获“和平勋章”

30.07.2015  12:21
卢胜慧(右二)与当地民众合影

  楚天时报讯 记者黎先才通讯员邵峰沈炼

  昨日,鄂州民警卢胜慧二度维和载誉归来座谈会在该市公安局召开。去年7月,38岁的卢胜慧再度请缨,与18名同事一同前往非洲利比里亚维和。

   维和地气候恶劣克服各种困难坚守

  去年7月,在通过了严格选拔考核后,卢胜慧和另外18名队员被派往非洲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两周培训和学习后,他和一名同事被安排在绥德鲁。

  抵达当地后,首先要解决租房问题,但当地符合标准的房子很有限。“房间都没有配床,我们只好用两张行军床拼成一张简易床。”卢胜慧说。因当地靠柴油机发电,会时常停电。卢胜慧的住所还常面临着各类动物的侵扰,除了要时常注意极易传播疟疾等疾病的蚊子和苍蝇,还要提防蜥蜴、蚂蚁和老鼠。

   遭遇“埃博拉”病毒二次爆发

  抵达利比里亚后,卢胜慧就遇到了当地“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规模爆发时期。

  卢胜慧回忆称,当时,在首度蒙罗维亚到处都打着“埃博拉是真实的”等大幅标语海报,在车上和电台中有关“埃博拉”之类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更让人紧张的是,当地不少人发动集会和游行,认为是外国人将“埃博拉”病毒带到当地。“当时警队要求我们不能随便外出。

  事先,卢胜慧被安排到了蒙罗维亚下面的布尔什维克警局。该警局管辖的正是蒙罗维亚与南边地区交界地带,特别是辖区的市场到圣保罗大桥之间的“埃博拉”重点区域,市场周边曾多次发生行人晕倒和出现可疑尸体情况。

  让卢胜慧记忆犹新的是去年8月中旬发生的西点隔离中心事件。当时,当地不少群众认为染上了“埃博拉”病毒的亲人一旦被安排在隔离中心,出来难且存活几率较小,有一天,10多名青年携带棍棒冲进隔离中心打砸,隔离中心的29名埃博拉病毒携带者中,有17人趁乱逃出,另3人被亲戚带走,场面失控。卢胜慧及时将情况向联利团反应分队和当地警方通报。经对方努力,隔离人员在当天全部被找到,局势也被控制下来。

  在绥德鲁期间,卢胜慧还当上了警局行政官。每隔一天,他就会开一次例会及时通报各隔离点和疑似患者信息。

  在确保工作任务完成同时,卢胜慧还要求严格执行医疗专家的建议,平时要求警员们穿长袖衬衣,勤洗手、勤测体温,做到防护洗涤液不离身。

  直到今年5月10日,利比里亚任务区才正式宣布解除“埃博拉”危机。据不完全统计,16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因“埃博拉”病毒在利比里亚牺牲,其中有3名维和警察。

   因表现出色 当上警局行政官

  无论是在当地首都的短期工作,还是被正式分配到绥德鲁地区,卢胜慧都始终牢记自己代表着中国警察和鄂州公安的形象,对警局交办的事情努力做到事事有回落、件件有回应。

  卢胜慧介绍,凭借着丰富的维和经验和乐于分享的态度,在几次例会上,他都得到了当地警局负责人的表扬。1个月后,当地警局因人事调动,卢胜慧被一致推荐为警局行政官。“警局行政官相当于警局‘二把手’,除了负责人事、后勤外,还要负责日常行动指挥,在局长休假外出是还要代行局长职务。”卢胜慧说,担当此职后,他每周的工作日程都是满满当当,既要负责计划总结和日程安排,也要负责内外联络,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务,偶尔也有突发任务。

  回国前,当地联利团向卢胜慧和另18名维和民警颁发了“和平勋章”。

   缓解思家苦和家人用微信联系

  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卢胜慧也常感到孤独、思家。为了缓解思家之苦,他和家人约定每隔一天用微信联系,向家人报平安。

  卢胜慧说,他的手机号是当地的,由于当地和中国相隔8个时区,他基本上隔一天在中午前将手上的工作尽量完成,然后会主动和家人通过微信联系。“平常和4岁的丫头聊的多点,但基本上在5分钟左右。

  受当地网络信号影响,卢胜慧有时向家人发送的消息,得过了数小时后才能发送到家人手机上。“我一般会使用语音,一个月下来得耗用1个G的手机流量。”卢胜慧说。

  为让家人关注到自己的生活,卢胜慧还坚持抽空在QQ空间内写维和周记,一年来共写下了40篇维和周记,以图文形式记录了他每周的生活点滴。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