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善经营陷“破产” 法官因地制宜巧执行

07.11.2014  18:11

          (通讯员:姚鑫  编审:李智华)近日,郧西县法院夹河法庭干警利用周末加班加点,抢抓执行机遇,妥善执结一起久未化解的民间借贷案件。

          家住郧西县夹河镇的莫某在镇内开设一家农产品加工店,2009年莫某见粮食加工有利可图,便扩大经营开设了一家面粉加工厂,期间因周转资金不足,便向同村老乡李某借款35000元,同时双方约定月利息15‰,每年到期后付清利息并更换借据。此后,由于外地成品粮食大量进入本地市场,导致前来加工面粉的村民日益减少,莫某的生意也日益惨淡,为自己的盲目经营了惨重代价。2012年4月5日无法还清借款的莫某向李某出具了一张35000元借条,并在借条上盖章,此后莫某就再也没有给李某结算过利息。2014年1月李某起诉至郧西县人民法院夹河法庭要求莫某偿还借款本息,夹河法庭经审理后,依法判决莫某返还李某借款本金35000元及利息9090元,合计44090元。

          2014年5月拿着生效法律文书的李某向法庭申请执行,法庭干警迅速向莫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同时对莫某的财产状况进行了调查,但结果却让执行员面面相觑,莫某在各金融机构不但无任何财产,反而尚有5万元银行贷款未还。由于莫某在粮食加工初期尝到了一点甜头,此后盲目扩大经营,已是巨数亏损,家中也是穷途四壁,个人财务几近“破产”。无奈下,执行员只能每月前往其家中督促其早日履行。2014年10月,当执行员再次来到莫某家中时,发现其正在制作木质棺材,警觉地执行员立即对其进行了询问,了解到莫某迫于生计又开始从事棺木加工生意,目前已制作木质棺材五口。执行员迅速将这一情况告知李某,鉴于目前莫某接近“破产”的财务状况,建议其可以使用财产折抵欠款以迅速执行本案,经过反复沟通李某最终接受了该执行方案。

          11月2日周日,法庭干警召集双方当事人在莫某家中,经过反复协商及执行员耐心细致的做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由莫某支付李某现金5千元,剩余欠款由莫某使用100张建筑模板,五口棺木折抵。至此一起几近陷入僵局的执行案件被妥善解决。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