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恢复 政策继续以静制动

11.11.2016  22:12

  事件: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2,前值50.4,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创2014年8月以来新高,远超市场预期。分项看,生产持续改善,新订单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提升,新出口订单萎缩,库存去化放缓。

  一、制造业:PMI表现仅次于2013年,全年增长有望达6.7%

  10月官方制造业PMI(综合指数)为51.2,前值50.4,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创2014年8月以来新高;处于近5年同期的次高位,仅低于2013年(当时经济处于过热阶段)。分项看,生产持续改善;总体需求回暖,内需强劲,外需疲软;价格大幅提升;库存去化放缓。PMI作为GDP的先导指标,前三季度GDP当季同比均为6.7%,四季度首月PMI大幅改善,制造业回暖对经济形成一定支撑,全年增长有望达到6.7%。

  

  

  二、生产:生产持续扩张,工业增加值有望改善

  10月生产指数53.3,前值52.8,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创2014年10月以来新高,处于过去5年同期的高位。价格上升和需求回暖,刺激生产持续扩张,与10月耗煤量、发电量、耗电量等显著提升相符。制造业作为工业三大门类之一,制造业生产的走强有望带动工业增加值改善。

  

  

  三、需求:总需求回暖,内需强劲,外需疲软

  10月新订单指数为52.8,前值50.9,上升1.9个百分点,创2014年8月以来新高。国庆期间各地发布限购限贷政策,房地产调控收紧对制造业的打压效果尚未显现,存在滞后。从30大中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一线稳,二线降,三线升,总体降幅不大,主要是需求从二线向三线的结构性转移。房地产相关行业和补贴政策到期前汽车行业等需求依然旺盛。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2,前值50.1,下降0.9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下。虽然人民币汇率近期因美元指数走强快速贬值,但对出口提振有限,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疲软拖累下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相比之下,内需(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强劲,处于历史高位。

  

  

  

  

  四、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升,通胀预期升温

  10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2.6,前值57.5,上升5.1个百分点,创2011年5月以来新高,处于近5年来同期最高位。9月底至10月,中上游石油、煤炭、钢铁、水泥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迅猛,主因供给侧改革推进,供给收缩,叠加需求回暖,大幅拉升价格。原材料价格回升改善中上游企业利润,但也会加大下游企业成本,压缩利润。预期PPI自9月转正后,10月可能有明显提升,通胀预期升温。

  

  

  五、库存: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双升,企业主动补库意愿加强

  10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9,前值46.4,上升0.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前值47.4,上升0.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双升,但都在荣枯线以下,表明库存去化仍在持续但有所放缓,库存已处于相对低位。由于需求回暖和生产平稳,企业的主动补库意愿(原材料库存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走强,连续5个月企稳回升,有助于短期经济继续企稳。

  

  

  

  六、就业:就业持续改善,但供给侧改革下依然承压

  8月就业人员指数48.8,前值48.6,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生产平稳和需求回暖带动就业改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就业压力改善的持续性仍待观察。

  

  制造业回暖受限,基建仍是稳增长主力。10月PMI超预期,创2014年8月以来新高。房地产调控收紧,已进入下行周期,制造业的回暖对经济形成一定支撑。但供给侧改革下去产能去库存仍是主基调,制造业的回暖受限,难以对冲房地产的下滑,后续基建仍然是稳增长主力。

  政策以静制动,稳增长同时更加注意防风险。经济复苏迹象更加明朗,目前库存处于低位,经济短期内可能继续维持平稳增长。原材料购进价格是近5年同期最高,将给CPI和PPI带来很大压力。因经济增长动能恢复和通胀预期升温,降息必要性下降,货币政策或保持稳健;稳增长仍要靠财政政策加码。同时结合10月28月政治局会议的表态,政策将继续以静制动,不会有大的放松。在预算内财政支出承压情况下,政府将更多采用PPP、专项建设基金等类财政手段加大基建投入。前三季度GDP增速在6.7%,在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恢复情况下,全年增速有望达6.7%。在稳增长同时要更加注意防风险,抑制房地产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