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因村制宜实施“造血式”扶贫使11752人摘下贫困帽

28.07.2015  23:02

  如何帮贫困户拔掉穷根?7月16日,记者从红安县了解到,当地对16个重点贫困村和10个老区建设村因村制宜,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325万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12000万元,建成各类扶贫项目1489个,采用产业带动、技能培训、贷款贴息等多种途径,到2014年已实现11752人脱贫。

  红安县高桥镇董家大湾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过去村民守着土地望天收,增收渠道单一。2013年,县扶贫办和高桥镇决定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并成功引进湖北康品源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150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经政府牵线搭桥,包括董家大湾村在内的4个村、共180多户村民与企业签订了流转协议。村民尹维明说,自己如今每年可获得72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他和妻子两人都在园区打工、每月能挣3000元,日子比过去轻松多了。

  董家大湾村是红安县采取“农业示范园+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民间机构及社团组织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一个缩影。该县大力发展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贴息,重点扶持38家有发展潜力的涉农企业和115家各类农业合作社,进驻各贫困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联结了5000余贫困户,既促进了企业发展,又安置了2200余人就业。

  红安县还结合各村实际,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等不同扶贫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争取龙头企业支持,发展村级产业,帮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为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上半年,全县投入160多万元,举办短训班、长训班50多期,对800多名贫困劳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贫困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以上。今年,全县根据各贫困村自主申报的情况,加大扶持力度,又确定了114个扶贫项目,计划投入2370万元,帮助2.5万贫困人口脱贫。(汪彤、毛红平)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