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铸就文明之城——武汉探索志愿服务建设文明城市纪实

26.12.2014  22:31

    新华网武汉12月26日电题:志愿精神铸就文明之城——武汉探索志愿服务建设文明城市纪实

    新华社记者熊金超、廖君、李劲峰

    从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到上万个志愿服务的吴天祥小组;从普通的地铁志愿者到百万名志愿者的庞大群体……近年来,武汉在建设文明城市中以倡导志愿理念、探索制度创新、培训城市精神为抓手,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不仅形成武汉志愿者“群星现象”,也为打造“志愿者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 志愿服务成城市风尚

    吴天祥,一个在武汉三镇耳熟能详的名字。退休前在武汉市武昌区政府部门工作30多年的吴天祥,一心一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他4次跳入长江救人,先后照顾过26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识了300多个“穷亲戚”。

    “人生在世,奉献二字。”以志愿服务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渠道的吴天祥,退休后依旧热衷公益。帮助特困家庭协调住房,用退休金资助新疆贫困学生,71岁却仍整日为社会公益忙碌的吴天祥说:“退休只是一个逗号,帮助他人也让我过得很充实。

    如今在江城武汉,与吴天祥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群体正日益壮大。吴天祥已从一个人的名字扩展为一个城市志愿服务的代名词。

    规范志愿服务 探索制度创新

    张庭珍是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一个志愿服务片区的“片长”。“往常志愿者人一多,容易扎堆导致志愿服务资源分配冷热不均。”张庭珍说,社区通过系统收集居民需求信息,制定志愿服务计划表,“片区30多名志愿者,分工明确,服务更有条理”。

    目前,武汉市拥有各类志愿者106万名,平均每10名武汉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随着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如何避免出现“一阵风”或者“一窝蜂”?

    百步亭社区制定了包括邻里守望、楼栋管理、物业服务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发挥不同志愿者群体的特长,在规范服务基础上充分调动积极性。

    “志愿服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才能避免成为一盘沙。”武汉市文明办主任严宏说,武汉市正在制订志愿服务条例,建设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平台,健全志愿服务招募培训、权益保障、激励回馈等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爱心银行”是武汉市志愿服务制度创新中的典型。源于江汉区发展社区的“爱心时间储蓄制度”,通过将社区志愿者每次义务劳动、帮贫扶困、无偿捐赠等活动,换算成时间储存登记在每位志愿者“账户”中。

    社区志愿者每为大家提供10小时志愿服务,就可以享受社区提供的1小时服务,无需服务者还可以在社区慈善超市兑换商品。社区志愿者、硚口区友谊社区居民杨振花说:“做好事不图回报,但这种鼓励形式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传递温暖力量 打造“志愿之城

    今年10月下旬,长江志愿救援队队员陈忠贵参与施救三名溺水青年时,献出宝贵生命。武汉市民政等部门正在选址,为以陈忠贵为代表的长江救援队英雄群体塑像立碑。武汉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此举不仅是缅怀英雄,更能激励感召后人,弘扬正能量。

    温暖在传递中放大,爱心在坚守中升华。近年来,武汉市先后涌现了“轮椅上的志愿者”董明,“聋哑孩子代理家长”杨小玲等8位全国道德模范、40多位中国好人、5位全国优秀志愿者、两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武汉志愿者的“群星现象”。

    目前,武汉市已提出打造“志愿者之城”的建设目标。计划将注册志愿者人数规模扩大到165万人以上,城区内初步形成“10分钟志愿服务圈”。城市各类实体性志愿服务平台达4000个,每年服务不少于8000万小时。

(责任编辑 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