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五项举措确保三峡大坝175米蓄水后地质安全

05.12.2014  13:37

  三峡大坝于10月31日成功实现175米蓄水目标,进入高水位运行阶段。为确保蓄水后坝库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宜昌市积极采取措施,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最大限度确保坝库区地质安全。

  一是严格落实市、县、乡(镇)、村、地灾点五级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对463处群测群防监测点和35处专业监测点实行定人、定点、定时、定责监测,对受威胁的所有户均发放了注明“鸣警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地点、救护单位”等内容的防灾避险明白卡。

  二是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栏、科普画廊等文化宣传阵地,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组织村(居)干部、地灾监测员、行政干部、抢险应急分队、学校师生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有针对性地对港口、库岸、居民点等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进行重点巡查,市、县国土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督查,组织专家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在三峡水库蓄、退水期间,秭归、兴山、夷陵三个县(区)局组织专班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检查,督促、指导监测员每天做好监测记录,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四是库区秭归、兴山、夷陵三个县(区)编制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乡镇也编制了乡镇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重点灾害点的应急预案。确保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开展试验性蓄水期防灾实战转移演练,提升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可能产生的灾害损失。

  五是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开通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平台,及时将雨情通报给镇村干部、防灾责任人、监测员。调拨资金储备了充足的帐篷、手电筒、雨衣等救灾物资,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