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免费公共产品是个考验

24.04.2015  17:36

    上海正在考虑在全市2600多座环卫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为此,静安区一个公厕已在试点免费提供手纸,半年多试点下来,如厕者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平均为1.6米(4月23日《新闻晨报》)。无独有偶,武汉市公共自行车刚刚重新亮相街头,就有公共自行车遭到座板被烟头烫、新车惨遭截肢等破坏。(详见A12版)

    公共产品免费提供市民,结果“公家的东西用着不心疼”。对待类似免费的公共资源,如果有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容易恣意行事,而放任这种行为,往往就造成了公共资源使用不当。

    城市推广免费厕纸、公共自行车,普及这类公共便民设施,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进步,而当这类公共产品因少数人“揩油”导致滥用和浪费时,在呼吁市民提高素质的同时,更应加紧完善做好管理。比如上海推行免费厕纸时,没有直接匆匆上马,而是通过试点发现,当卷筒纸被安放在每个厕间里,很容易导致如厕者过度取用,而将手纸放在公共区域,安装锁具能防止整卷被偷,也方便如厕者互相监督,一些如厕者就不好意思浪费了。

    免费的公共产品,本该是人人受益,人人有责。不仅管理部门需要在提供产品时多想办法,通过改善管理减少损失,也可以试着引入更多公众监督,从一件件小事来提高整体的公共素养。比如面对公共自行车屡屡被盗,有的地方就鼓励市民提供线索,同时对破坏公共产品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免费公共产品不能只讲投入,好事办好更考验着公共管理水平,这样才能让惠民项目真正惠民。(肖杨)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