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 计算器 计算机

16.07.2014  13:58

  屈指数来,我打算盘的“工龄”正好与荆门市同龄,也是30年。30年,我见证了从算盘到计算器再到计算机的时代变迁。

  我与算盘结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我考上了财校,开始学打算盘,那时候,财会人员一把算盘一支笔,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基本功。如今的大学生计算机必须过二级,我们那时候,学财会专业的人珠算必须通三级才能毕业,学校经常组织珠算比赛活动,为了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我练得了一身真本领。参加工作后,我真的成为了一名会计。每月,我算盘的上下拨动,犹如一曲和谐的音符在跳动,报表也由此准确产出。

  1985年沙洋区成立,我担任沙洋区税务局税收会计,每月要汇总13个税务所的各项指标的收入报表,在完全手工的年代,我充分利用那把尺子,把10多份报表按项目叠起来,开展“铺盖式”的汇总,对每一份报表,我都要对好横向,比好纵向,用尺子压好,用算盘一项一项的加,一份一份的审核和汇总,如果一次能保证横向、竖向准确无误,那可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有一分钱差错,就将前功尽弃,重新再来。在那电压不稳定的时代,煤油灯伴着算盘珠熬夜是常有的事,那会儿年轻,精力充沛,又有股子冲劲,熬夜守更无怨无悔。

  伴随着“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到来,更多的家用电器走进百姓家里,计算器也进入到了财务领域,走上了我们的办公桌。那时候,计算器还属于非常神秘的“宝贝”,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只要食指一按,数字就闪现出来,且伴有清脆的音乐,比起算盘速度更快了,也方便了,功能齐全、简单易用,作为单位的财务部门,当时优先配备了这么一部计算器,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但需要汇总的数据比较多、数据比较大的时候,计算器的不足之处就凸现出来了,按错一个数字键,前面所做的工作就作废了,得重新检查、核实,数据超过八位数就无法计算了,有时候我更喜欢我们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觉得用它拨打来的数据准确可靠,心里踏实。

  1988年夏天,我接到上级通知,到省税务局参加财会培训,当我高兴地跨进培训班大门时,40台电脑让我傻眼了,我无知地问,“学习还可以看电视?”随后才得知,其实,那是省税务局对全系统财会人员开展首次会计电算化培训,我幸运地参加其中。学完后,荆门市税务局决定为我们区税务局配备一台电脑,区税务局像迎接新娘一样十分隆重和重视,专门装修了一间电脑室,贴墙纸防尘,装空调恒温,配负氧离子发生器保湿,配不间断电源防数据丢失等,领导反复督促,要加强管理,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就这样我在单位率先认识了计算机,率先用上了计算机,随着计算机走进了我的工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会计电算化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挑灯夜战,苦学实练,熟悉键盘,掌握运用,我期盼着让它真正减轻繁重的数字处理负担,加快工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利用电算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展税源分析,提高工作质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会计电算化开始普及,财务领域又迎来了一次新的革命。财务软件的开发,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从开票到报表,立马产出,方便快捷,准确高效,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资料。从算盘时代,到计算器时代,再到电脑时代,30年,我从学生,到青年,再到如今迈过不惑之年,作为一个老会计,让我们真正读懂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进步。

  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经历了手工——简单机械——现代化的智能设备——网络技术革新,不断改良和进化,我们亲身经历,积极参与,亲眼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结出的硕果。如今,网络信息的传输,纳税人网上申报的实行,网络发票的开具,“一窗式”税务办结,税务人的每一步努力都是在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让我们下一代的精神文化、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算盘盘点出30年前中国的经济,计算器让中国旺盛的生命力找到了释放的出口,而鼠标一点,天涯若比邻的网络时代,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进步中的中国,一个有实力的中国,一个有梦想的中国。


附件: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