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环保干部赴湖南等地学习考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验

17.07.2015  17:22
    7月8日-12日,市环保局组织丹江口市、郧阳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环保及有关乡镇(街办)负责同志赴湖南常德津市市、长沙望城区、湖北鄂州梁子湖区、武汉江夏区学习考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乡镇(村)创建等方面的经验和作法,并向省环保厅自然生态处的领导进行了工作汇报。考察期间,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与考察团成员利用晚上时间开展讨论,大家根据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谈体会、理思路、谋发展。市环保局副局长胡坤军、鲍伟参加座谈交流。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考察活动是一次开阔视野之旅、解放思想之旅、交流提升之旅,是一次深层次的“头脑风暴”,大家在考察中拓展视野,在交流中解放思想,在学习中提升能力。

  大家认为,津市市、望城区两地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把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家园建设相结合。一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抓。二是两地整合资金力度大,坚持“向上争一点、财政投一点、社会筹一点、市场引一点、居民出一点” 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打造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亮点。三是两地后期长效运行机制建设到位。望城区实行农户交费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等村民自制制度;津市市实行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DBO模式(设计、施工、营运总承包),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公司的责任义务,保障公司化运作,将营运费用纳入市乡财政预算,确保环保设施长效运行。真正实现了垃圾全收集、污水全处理、村庄变景区的目标。

  大家认为,鄂州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PPP模式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入股、聘请国际一流技术团队,通过项目打包、区域打包,在体制机制上实现重大突破。鄂美环保公司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采用农村分散型污水快速沉降法微动力模式、分散型污水(Mlbf)多层微生物滤池等模式在鄂州市建设117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江夏区探索了上一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环保设施长效运行机制,江夏区每年拿出150万元,将辖区污水处理设施纳入市场化运作范围,有效确保了该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规范运行。

  局长冯安龙认真听取发言并与大家互动交流。冯安龙指出,此次学习考察,对我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经验做法可学可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强垃圾分类处理。一方面,要广泛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打垃圾歼灭战,彻底清除道路沿线、河流、渠道、塘、坝、水库、房前屋后等范围内的积存暴露垃圾。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分类处理,切实做到垃圾不出村、不出户;鼓励县城垃圾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向周边村镇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享。二是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引进和推广各类治污效果突出、运行成本低廉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组织实施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按照“以片为主、点片结合”的治理模式,对环境问题敏感、集中的区域,实施连片综合整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三是加强整治亮点打造。要切实抓好县城周边、交通干线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主要景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环境综合整治,而且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的典范和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要建立管护长效机制。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行建设运营管理维护一体化,通过整县、整乡打包委托企业运营,落实管护经费,实现乡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后期长效运行管护。各乡镇村都要有计划、分步骤的打造自己的示范村、示范户,通过组织农村干部、群众代表到工作进展快、力度大、成效好、群众得实惠的示范村参观学习,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整治工作争创示范的工作态势。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