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在头版集体为湖北点赞!湖北究竟做了啥?

05.06.2017  21:01

   

  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湖北十堰的发展渴望更加迫切,“决不能守着青山绿水苦熬”。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十堰的环保“紧箍咒”也比很多地方更严,凡是新污染项目绝不能上,还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耗能企业300多家! 

  两难困境中,十堰的发展风生水起:环保目标综合考核连续3年全省第一,经济增速去年全省第一。风生水起的关键,是找到了生态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十堰主打武当山、源头水、汽车城“三张牌”,仅端午小长假全市即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新能源汽车巨头纷纷抢滩布局汽车城,3年后产能可突破3万辆,拉动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过千亿元。 

   

  十堰是湖北的缩影。 

  “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湖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肩负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怎么崛起?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态度鲜明:“坚持务实重行,不喊新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搞形式主义、不标新立异,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湖北抓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不讲价钱、不留退路,“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武汉钢铁公司靠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与上海宝钢公司的战略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范例。 

  湖北是“千湖之省”,但插竿围网养殖一度野蛮生长,把第一大湖洪湖分解得支离破碎,湖水发黑。湖北动真碰硬拆围,妥善安置渔民上岸。告别“竿连竿”,再现“浪打浪”。对不适宜沿江布局的产业项目,坚决说“”,一年关闭长江沿线污染企业1189家。 

  务实重行,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脱贫时间服从脱贫质量,严格按照中央精神,不激进、不冒进,但也不拖后,科学调整脱贫规划。务实重行,有减有增。湖北承担近百项国家级改革创新试验示范试点,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把政策“含金量”转化成发展“实物量”。 

  一根头发丝般粗细的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秒传1.8万部高清电影;一粒小小的稻米,能提取出血清白蛋白,填补血浆供应缺口……湖北在光电子、集成电路、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5个产业领域,组织实施100个技术创新重大项目,推进1000项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去年,湖北生产总值突破3.2万亿元,跻身全国第七位,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长江湖北段水质明显改善,去年干流总体水质为优。“还一江清水东流”,湖北的决心正在变为现实。 

  人民日报七版相关报道>> 

   

  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务实重行 

  >>经济日报聚焦湖北动能转换 

   

  压减生铁319万吨、粗钢442万吨,轻装上阵的武钢与宝钢重组成宝武钢铁集团。在其示范下,国家下达的三年钢铁产能压减任务,湖北省一年就超额完成。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表示,正是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牛鼻子”,湖北在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能、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深化改革做好“加减”法 

  “我们正在注册公司,核名、递资料都可以网上办,非常方便!”5月10日,武汉库帮众创空间外联负责人程辉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公司注册。 

  今年3月,武汉市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政务服务改革新要求,武汉东湖高新区梳理“三办”事项378项并分门别类确定办事流程,其中“马上办”154项、“网上办”53项、“一次办”171项。 

  武汉供给更优的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是湖北做好供给侧改革加减法的一个缩影。 

  做减法,意在降低成本,减少无效供给。 

  减在简政放权,松绑减负。湖北先后分5批取消、下放、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03项,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65项。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超12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2071户。去年,全省累计减税180.96亿元,税负平均下降20%。 

  减在清除过剩产能。2016年,湖北压减过剩钢铁产能338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476万吨,关闭退出煤矿158处,化解过剩煤炭产能1011万吨。 

  做加法,意在扩大有效供给,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加在补齐发展短板。从加快构建市场体系到精准扶贫,从推进湖北自贸区建设到融入“一带一路”,从完善基础设施到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到加快形成“一主两副多极”发展格局,湖北精准发力。 

  加在培育经济发展的“乘数因子”。湖北设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拿出40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万亿社会资本;出台鼓励新经济“十六条”“万亿技改”助推湖北“万企升级”,重点扶持10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等。 

  创新引擎激活新动能 

  上甑,是影响白酒产量的一道关键工序,以前只能人工操作。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与劲牌公司联手攻关,成功研发出上甑机器人,凭借红外热像仪实现准确撒料,省时提质。聪明的上甑机器人,闪耀湖北“智造”光芒。 

  创新是动能转换的关键,也是湖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全省各地主动培育适应新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功能、新应用、新服务、新体验,有效扩大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 

  受益于科技创新,2016年12月,国家存储器基地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起航。到2020年,存储芯片将实现每月30万片产能,贡献中国芯片制造自产率的8%。受益于智能化、信息化,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钳工朱卫东每天劳动时间平均减少10%,收入不降反升。 

  通过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新技术、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式集聚全球创新能量、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湖北不断提高供给体系“技术含量”,打造新技术供给的“生力军”。 

  通过坚持抓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创业平台,巨大的创新能力正加速转化为创造新供给的强劲动力。去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300家,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达927亿元和1.39万亿元,均居中部首位。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超过700亿元,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累计达320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才共计346名。 

  从钢产量到硅含量,从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制造到“”造,今日湖北,新动能闪耀。 

  以绿为底增添新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坐拥1062公里长江岸线的湖北,既是生态资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绿色成为该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鲜明底色。 

  呵护生态,各地壮士“断腕”。为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市叫停黄姜支柱产业,关闭转产规模以上企业560家,永久减税22亿元。黄石市以“五水共治”为龙头,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长江码头整治工作拆除非法码头泊位123处,全省领先。 

  绿色转型,成为各地的主动选择。 

  曾靠水吃水的鱼米之乡洪湖,大湖水面围网养殖,让洪湖不见“浪打浪”,只见“竿连竿”。2016年,洪湖开始停止人工养殖拆除围网,如今,洪湖水面又恢复了碧波万顷景象。渔民发展生态渔业和旅游,光景一年比一年好。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进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湖北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在恩施,当地坚持擦亮“富硒”品牌,靠品牌占领市场。目前该州含“”字的公司已有482个,硒产品销售额占全州农产品销售额的60%以上,硒产业总产值达到近400亿元。在潜江,一改过去水稻单一的种植模式,实行“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加结合,把小龙虾做成了年产值180亿元的大产业,龙虾养殖户户平均增收16000元,带动全省养殖小龙虾387万亩。 

  湖北还开展整治污染源头的“长江大保护行动”,对沿江488家重化工及造纸企业开展分类整治,对沿江367座非法码头拆除完毕。推进节能减排,全省GDP能耗由2011年的0.77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16年的0.53吨标煤/万元,降幅达31.2%,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推进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碳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占全国的75%、80%,居全国首位。 

  >>>光明日报聚焦江城水文章 

   

  【寻找治理“城市病”的良方③】 

  “武汉将对长江沿线生态滨水岸线、重要景观廊道开展生态修复,延展和提升两岸江滩公园。”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何灵聪说,“长江主轴”规划体系构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将于今年年内完成。 

  这一方案为绿色生态江城建设又添上了亮丽的一笔。近年来,武汉将生态建设、人文情怀融入城市发展,让城市显山露水,生态建设给“江城”人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1、建设海绵城市,做好江城“水文章” 

  提到武汉,人们会想到黄鹤楼。诗仙李白留下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中的“江城”成为这座城的千古美名。 

  江城诸多地名与建筑,是治水的见证与缩影。晴川阁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张公堤既阻挡了洪水,又圈出了汉口的雏形。龙王庙是抗洪的望哨,江滩公园的“武汉防洪纪念碑”更是这座城市同舟共济的精神象征。 

  武汉因水而兴,也因水而忧,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武汉在历史上是一块沼泽地,择水而居、与水共生,背靠大江大湖,地势低又排水不畅,与生俱来就面临着兴利除弊的难题。 

  一到雨季,武汉就好比一个地势低洼的盆子。每年的六七月遇暴雨都会出现水漫街道的景象,让武汉人民揪心。 

  2016年7月初,武汉市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市中心城区遭遇严重的内涝。汉口江滩亲水平台完全被淹,城区多条主干道严重渍水,地铁四号线数站入口变成了水帘洞。南湖出现湖水倒灌,导致南湖小区浸泡在水中十余天。不少家住南湖小区的市民有家不能归,家中的不少电器与家具已被泡坏,损失严重。无情的水灾威胁着江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民治水刻不容缓。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多次调研治水,再三强调江城治水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并指出,今后武汉治水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即“四水共治”。 

  2017年年初,武汉市明确水优势是城市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四水共治”是武汉的“生命线工程”。武汉要以“四水共治”为突破口,以打造“滨水生态绿城”为目标,以“四水共治”实现“水患”转为“水利”,让武汉人民共享治水新成果。 

  据统计,武汉市中心城区22个排水水系,现有泵站总抽排能力980立方米/秒,综合评估现有排水设施的能力,仅能抵御小时降雨量34.5毫米、日降雨量100毫米内的暴雨。武汉全市所需的抽排能力为2000立方米/秒,在2017年汛前,中心城区要建成16个骨干项目,2021年建成汉口地区排水深隧系统,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才能达到“20年一遇水平”。 

  2015年4月,武汉入选我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连续3年获得每年5亿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位于汉口西北郊的一块50多公顷的土地,是武汉金口垃圾场,来自汉口片区的城市垃圾集中在这里,等待着被消纳。垃圾场日积月累,产生的填埋臭气、垃圾渗滤液等污染物,对旁边小河产生了二次污染,造成了安全隐患,这里也成为人们远离的“孤岛”。 

  60多岁的张老先生一直住在这里,整日臭气熏天,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也不敢开窗,恶劣的环境让不少居民无奈地搬了家。 

  这样一个令人逃离的垃圾场,从2012年申办到2015年主办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仅三年时间,就变成了武汉百年城市生态样本、全国最大的海绵公园——园博园。 

  金口垃圾场的生态修复工作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好氧降解技术,以加速垃圾的降解。同时,采用特殊材料将地下垃圾完全封闭起来。这样,治理后的垃圾场成为无异味、不流污水的“净土”。同时,这里还修建了6个容量各200吨的弃流池,以及12个雨水花园。雨过天晴时,全园可将雨水储存。下雨时,又可吸收近七成雨水,不再畏惧暴雨天气。 

  臭味没了,四处鸟语花香,集净化、蓄水等功能为一体的武汉园博园的建成,让这里10万居民受益良多。据调查,园博园开建后,周边社区约有600户居民搬回,许多居民加入了园博志愿者队伍。张老先生是其中一员:“看,这里多美。我做志愿者,是为了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园博园的历史与现在。”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形象工程,老百姓的真实获得感是检验工程好坏的标准。在海绵化改造初见成果的青山区,市民欣喜发现,被洒水车冲刷后的路面不再像以往那样湿漉漉了。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的装点下,路面好似一块海绵,迅速吸干了多余水分。 

  今年,“海绵建设”进入考核年,国家将对试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检验。目前,武汉市青山区临江大道、临江港湾小区等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经过雨水的“实战”考验,效果良好。 

  为民治水,变“水患”为“水利”,在武汉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上善若水,依水而起,在国家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武汉已步入了长江建设的新时代。 

  2.融入人文理念,构建宜居生活圈 

  江城的设计与布局,始终将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宜居舒适度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在城市建设中注重融入人文理念。 

  从规划中可以看到,武汉更加注重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设计了“六线四界”来固化“1+6”空间格局。所谓“六线”即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四界”即城区永久开发边界、主城永久性增长边界、基本生态永久性保护边界和城市历史文化永久性保护边界。 

  当前,武汉正在筹划建设长江主轴,围绕武汉主城区长江段,打造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武汉将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未来5年,武汉将逐步建立起“15分钟生活圈”,市民在离家步行15分钟范围内,可以便捷到达购物、健身、休闲等相关配套设施场所。同时,市民在家门口将能欣赏世界级文化盛宴与世界级体育赛事。 

  近来到武汉的人,经常会去建成不久的东湖绿道。这条绿道全长28.7公里,为武汉市民提供了休闲、郊游、健身、亲水的好去处。绿道二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开建,规划总长68.8公里。 

  东湖是我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之一,湖面碧波荡漾,湖岸垂柳依依。作为城市“绿心”,这里将成为武汉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世界级名片,对协调城市生态与城市建设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武汉的城市建设是立体的,地上是座城,地下也是座城。武汉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兴修城市地铁。目前,武汉市已开通4条线路、1条轻轨线,同时还有12条地铁线同时在建。 

  去年年底,武汉开通机场地铁,串起了地铁“优生活圈”,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出行。“从家门口坐地铁就能到机场,再也不担心堵在路上了。”市民刘女士说。 

  3.打造六大“风道”,缓解城市热效应 

  作为传统“四大火炉”之一,武汉的夏天是潮湿、闷热的,总叫人“不爽”。然而,近年来武汉摘掉了“四大火炉”的帽子,夏季平均气温升幅较其他地区相对减缓,这既得益于武汉城市绿化不断提速,也与城市设计中的六大“风道”为城市“开窗通风”密切相关。 

  城市热岛效应曾在武汉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气候上看,武汉的“火气”是“天生”的:它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夏非常闷热。 

  近15年内武汉市20余幅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表明,武汉市热岛区域在扩大: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新城区扩散,从两江交汇处,扩散到一环、二环至三环之间地区。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给城市送风,成为打破“铁桶”、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 

  2009年,武汉市提出打造“降温型”园林城市,并在当年公布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利用武汉市六片放射型生态楔形绿地,形成六条风道,为城区送来凉风。这六大绿楔包括后官湖生态绿楔、府河生态绿楔、武湖生态绿楔、大东湖生态绿楔、汤逊湖生态绿楔、青菱湖生态绿楔。所形成的六条风道分别是:东湖风道、汤逊湖风道、武湖风道、府河风道、后官湖风道、青菱湖风道等。 

  风能借助山系和水系而流动,武昌外城的风通过梁子湖水系牛山湖、豹獬湖,再到龙泉山风景区,穿过中州岛、栗庙岛到达汤逊湖,随后来到东湖风景区,经水果湖走东沙通道,一路可以从沙湖大桥吹向汉口。外围的凉风借由汤逊湖生态绿楔、大东湖生态绿楔吹入市中心后,武汉中心城区夏季最高温度平均能下降1℃至2℃。 

  “要缓解热岛效应,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千万不能围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余庄说,一旦湖面被围死了,风就没办法流动起来。 

  为此,《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在留出的1566平方公里生态底线区里,仅允许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等4类项目进入,避免高楼阻挡风道。 

  在通风廊道方面,武汉目前已形成影响市域气温平衡的两级补偿区。一级风道包括长江风道、大东湖风道、汤逊湖风道、沙湖风道、后官湖风道。二级风道是指与主导风向较一致的城市干道、城市公园、开敞空间、街头绿地、连片的低密度区,主城区范围内二级风道共有24条。 

  在水系设计方面,武汉近年来连续推出了武昌的大东湖6湖连通、汉阳的6湖连通、汉口的7湖连通、武汉开发区的20湖泊连通工程,通过水系的连接,让风自然流动,通过水体的流动,为周边局部降温。 

  武汉在国内率先为城市划出风道和生态走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尝试,被国际规划界评价“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开展城市风道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郊外的风引入中心城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二是利用城市风道将雾霾吹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