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站”建设成亮点——升级村级金融服务的湖北模式

22.09.2016  10:39

  “十二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村级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依托转账电话和ATM、POS机等支付工具,农村群众基本实现了足不出村办理小额取款、转账、账户查询、水电通信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央提出了系列扶贫脱贫发展工作任务。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我省正探索升级村级金融服务,推行“两站”建设——贫困村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和非贫困村建惠农金融服务站,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以金融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升级村级服务 破解融资难题

  目前,基础金融服务农村全覆盖已实现。融资服务,已成为农村地区最迫切、最难满足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是金融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两站”建设,即贫困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和非贫困村惠农金融服务站,被寄予厚望。“两站”借助联系点深入村组、贴近农户的先天优势,将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由基础服务向融资、保险等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引导升级,打造农村地区更高品质、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微缩细胞,是破解融资难题的可行路径。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扶贫办、省政府金融办及证银保等监管部门的配合下,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积极谋划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包括《湖北省“十三五”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指导意见》、《关于在全省贫困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建设的通知》等,统筹推进“两站”建设,实现我省行政村金融服务升级全覆盖。

  “两站”建设,以解决农村“融资难”为着力点,以建立农村信用主体金融服务档案、开展农户信用评级、建设农村信息平台为基础,全力提升“三农”及贫困户融资可获得性,同时降低其融资门槛和成本,满足当前农村迫切的融资服务需求。对贫困村采取重点化、优先化的推进方式,也契合了“十三五”扶贫攻坚、脱贫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多方、各地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两站”建设已成为全省2016年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亮点工作。

  结合“十三五”期间全省“39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号、48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的规划目标和“十三五”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梯级化的推进规划,全省确立了到2016年末实现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贫困村全覆盖”、惠农金融服务站“乡镇全覆盖”的“两个全覆盖”建设目标,旨在抢先搭建金融资源输送通道,为落实“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扶贫宗旨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精心顶层设计 目标精准对接

  精准扶贫,制度先行。2015年底,全省出台了《湖北省创新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小额贷款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以门槛低、成本低、易获得,确保了“政、银、农”三方的参与积极性。

  扶贫小额贷款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具有可持续发展基础,政府风险补偿机制筑牢了金融机构风险底线,扶贫财政资金也通过金融杠杆实现了效用增倍。

  同时,为了改变以往低效、难持续的“输血式扶贫”,人行武汉分行与省扶贫办联合出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通过与订单农业、就业创业、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四个结合”机制,稳定联结贫困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探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力图通过“造血式扶贫”,彻底帮助贫困户拔掉穷根,摘掉贫帽。

  在政策支持上,人行武汉分行灵活使用扶贫再贷款、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等优惠政策,为各金融机构加大扶贫、支农力度提供资金支持。上半年共为贫困地区法人金融机构以低于现行支农再贷款1个百分点的利率,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7.9亿元;对省内13家考核达标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执行比同类标准低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对考核达标的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比农行低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各省级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落实相关制度要求,省农行、省联社和省邮储银行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扶贫“惠农贷”、“兴业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邮储扶贫贷”等产品,全力助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如何精准对接,让小额贷款发放给真正有需要的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按照“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联系点+主办行”模式,整合四类资源优势,即:联系点的物理位置及机具优势、主办行的金融资源优势、贫困村村支两委的基层政权和管理优势,以及驻村工作队的扶贫资源优势,明确划分了村两委、主办行、县扶贫部门及人民银行之间的职责分工,搭建起了贫困户与金融资源之间的精准对接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三农”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现象更加普遍,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贫困户信用评级,是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的前提,也是难点。对此,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总结英山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六看、五老”信用评价模式,破解贫困户信用评级难题,使扶贫小额贷款得以顺利发放。“六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围绕什么产业忙、六看是否诚信和善良;“五老”:老支书或老村主任、老党员、老模范、老妇联主任和老族人等五类德高望重、熟悉村情人情的代表。

  除48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建立一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以外,全省其它所有建制行政村,要以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为基础,每村升级建设一个以融资服务和保险服务平台为主要功能的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促进金融精准服务“三农”。

  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由村党支部、村民自治委员会负责建设,明确一家金融机构和一家保险公司为主办单位。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协助开展信用培植与评级授信,推广“六看”、“五老”信用评价制度,协助做好贷款申请、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工作,协助做好保险服务工作等。

  措施保障得力 工作成效初显

  自启动以来,“两站”建设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行武汉分行、省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2016年5月5日,《关于在全省贫困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出台;

  5月6日,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黄冈召开,我省首家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在团风县马曹庙镇大路岗村揭牌;

  6月28日,《关于开展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建设的通知》正式出台;

  7月12日,召开全省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两站”建设探索及经验交流成为重要内容,得到各地代表的积极响应;

  8月23日,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咸宁通城县召开,要求各地依托“两站”建设将“示范村”建成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的“试验田”;

  9月下旬,由人行武汉分行、省扶贫办联合编制的《湖北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工作指南》将作为工作手册发放给每个工作站的每位工作人员,指导各地规范开展相关工作。

  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达标、且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增长较快的金融机构,人行武汉分行将通过支农再贷款和扶贫再贷款给予额度、期限和利率方面的优惠支持,并支持其开办和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业务。

  为确保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顺利运行,《关于在全省贫困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原则性要求:主办行根据工作站的工作量、成本和绩效,给予工作站适当办公补贴;省扶贫办协调县级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工作站建站和营运给予必要经费支持;驻村工作队应积极帮助工作站建设筹措部分经费。

  《关于开展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建设的通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开展服务站建设的主办银行和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主办银行要出台奖励制度,根据服务站的工作量、成本和绩效,给予适当经费补贴,保障服务站的可持续发展。主办保险公司要根据服务站的工作量和业务开展情况,适当分担办公经费”。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启动之后短短一个月内,已有襄阳、孝感、十堰等地开展示范建站,实现首站挂牌;随州、恩施、潜江等地成立专项小组,联合下发文件;荆州、宜昌等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主办行名单;其余地区也联合当地扶贫办、相关金融机构主办行,统筹制定建设路线图与时间表,组织主办行与建档立卡贫困村完成对接。

  目前,全省“两站”建设进展顺利,金融精准扶贫成效初步显现。截至9月8日,全省已有76个县(市、区)建成2584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覆盖了53.60%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26个县市区已提前完成“一村一站”的建站任务;已有3个市州建成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90个,覆盖了90个乡镇。以工作站为平台,共计为4.55万户贫困户建立了金融服务档案,完成了其中3.24万户贫困户的信用评级;累计对贫困户和帮扶贫困户脱贫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4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

  (刘爱华 周远慧)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