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建言改善空气质量 持续加强工地扬尘治理

02.11.2016  13:41

  昨日,武汉市继续面向社会广泛征集2017年市政府为民办理“十件实事”。广大市民纷纷通过长江日报6种方式提出建议和意见。从征集的情况来看,治理工地扬尘成为热词,市民建议将工地扬尘治理列入2017年“十件实事”。

  王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称:“晚上路过和平大道徐家棚那片工地,灯光一照看到扬尘非常明显。

  昨日下午,记者在和平大道徐家棚看到,四个工地同时在施工,阴天看不到明显的扬尘,但擦干净的手机屏幕上一会儿落满了灰尘。

  工地附近的团结路居民周女士说,每天进出必从这些工地旁的和平大道经过,刮大风时,扬尘满天飞,希望这些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尘降尘措施。

  网友“一物尘埃200010”通过本报官方微博发来建议称,希望能够加强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并形成监管系统,让武汉的空气质量更好。

  “推动100个建设工程工地安装喷洒降尘设施”是2016年“十件实事”之一,全市共有269个工地安装喷洒降尘设施299套。

  “工地安装了299套喷洒降尘设备也超额完成任务,但工地扬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希望将此问题继续列入2017年‘十件实事’。”市民王振说。

  网友“无名”说,要继续将工地扬尘治理问题列入“十件实事”,真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监督和规范施工工地扬尘污染。

  “市建委历来将工地扬尘治理和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都在采取防尘降尘措施,持续不断加强监管。”主管工地扬尘的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工地扬尘问题市民十分关注,市建委也十分重视,会将这项经常性的日常工作按计划持续推进。

   网友建议摘录>>>

  明天的阳光: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减少雾霾,市政府已釆取了多项措施进行监管,但还有一些现象依然存在,建议对在建工地的渣土车进行严管;应对全市的酒店、餐馆进行油烟净化管理,不能对外直接排放;公共交通车辆逐步做到绿色运营,减少尾气排放。

  徐先生:我住在火车站附近,武汉窗口地带的黑车一直都没有抓好,每天上下班都会遇到的士违停。黑车多,摩的快把我们小区门口堵住了,出行很不方便。

  郭先生:非主干道马路(包括背街小巷)及小区内公用照明,晚上光线很暗,与主干道公用照明的光线相差太远,亟待加强。(记者唐煜)

(编辑 张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