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迁入峰期的气象条件预报

17.06.2015  13:36

    一、预报结论

      预计江汉平原6月18~20日左右,具备稻飞虱大量迁入呈峰的气象条件。

      二、预报理由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多年实践表明,在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期后往往大量迁入。

      在江汉平原,稻飞虱的大量迁入, 首先 要有稳定的梅雨形势。通常在5500米高空,长江中下游西风环流平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位势什米外围线一般不超过宜昌。 其二 ,稻飞虱主要来自我国西南稻区,即云贵川湘等虫源地区。其起飞时地面14时气温须高于27℃,这是稻飞虱扇翅上升的条件。一般桂林、贵阳、芷江三站14时地面气温要有两站达到27℃以上,可称其为一个起飞日。 其三 ,要有运载与迫降气流。虫源地区1500米上空有一支强大的西南急流,汉水、长江间有偏北与偏南风向不连续的江淮切变线,此是稻飞虱输送和降落于江汉平原的必要条件。其西南气流,要求桂林、贵阳、芷江、长沙四站中有一站连续三天风速达12米/秒以上,或者1~2天三个以上站点风速大于或等于12米/秒。 其四 ,迁入地1500米要有阻挡及使其迫降的下沉气流,即江淮切变线的摆动范围,北不超过汉中、安康,南不超过贵阳、芷江等站。

      从目前天气形势看,梅雨形势已形成,虫源地区1500米上空有一支12米/秒以上的西南急流,虫源地6月15~16日14时地面气温大都在30℃以上;1500米上空,长江以北有东西向的切变线,未来地面气温在20~23℃,可适应其生存;预计未来三天有大到暴雨,稻飞虱可随下沉气流由雨携带降落迁入江汉平原。

      根据荆州区植保站近日调查,当前稻飞虱百蔸虫量在110~246头,平均122头,比去年同期高69头。为其大发生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农业气象建议

      各地要通过综合措施加强防治,诸如要保护纓小蜂等天敌,采取灯诱诱杀、网捕成虫等方法,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注意田间通风减湿,防偏施氮肥,避开其趋嫩性;借助于鸭、蛙等捕食;必要时可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尽量使其消灭在迁入后尚未危害、繁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