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我文学创作的“水源地”

25.11.2014  16:16

  任何一位作家创作都有自己的“水源地”。回顾中外文学史,凡是能被大家记住的那些作家和作品,都有非常鲜明的领地和特点,都有自己独有的一片甘泉,他们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地找到了创作水源,发现了真善美,看到了假恶丑,用鲜活而灵动的文字,记录下个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自己那个时代。
  作为一个税务人员、业余文学作者,我的创作“水源地”是税收生活。从1995年进入税务系统,我一直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在将近20年时光里的点点滴滴,把哪一件拿出来,都是一名普通税务干部对共和国税收事业的真切感受。这些感受,既是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了我文学路上的砖砖瓦瓦。比如《》这首诗,就是我今年税收调研时写的,诗的上篇指出我们在纳税服务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下篇表现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有愧疚之意,并决心采取更多更务实的举措。很多人可能会问,卖发票还能写诗吗?我的经验告诉我,能。其实生活处处都有诗,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挖掘诗的眼睛。
  文学创作应成为税收事业发展的促进力量。税务人员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工作业绩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的良好作风应该得到颂扬,当然,他们的欠缺和不足也应该接受批评。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一提起公职人员,就是攻击的多,颂扬的少。比如曾经畅销的《国税局长》这本书,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糊涂泪,作者基本不懂税收,也不了解税务人员,这对于不了解税收工作、不熟悉税务干部的读者,会让人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歪曲税务人员的形象。可以说,我们的一部分阵地,已经被攻陷了。
  现在,我们确实应该研究一下怎样收复失地了。作为一名税务人员,是税收这块丰饶的“水源地”哺育了我,我要把自己的爱和力量全部奉献出来,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了解税收,热爱税收,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