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生达个人画展:小写意也讲究中西合璧

06.03.2017  20:03
(楚天金报 记者龙京  实习生范佳韵)“清气满乾坤”、“万紫千红总是春”、“含蓓锁春寒”……昨日,程生达个展在武汉荣宝斋开幕,每一幅精致的写意梅花图,都有着诗意盎然的名字。作为武汉画家里尤擅画梅花的名家,程生达一生致力于梅花、牡丹、竹等写意画,他表示,“传统写意画同样需要中西合璧”。

        程生达是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曾任武汉市美协副主席。本次展出的51幅作品,一半以上以梅为题。“我画梅花有三次转型,第一次是从画水彩的西画,过渡到画梅花,完全靠自学;第二次,把西画素描等技巧,借鉴到画梅中来;第三次,无傲气而有傲骨,终于画出梅花的傲骨来。”程生达表示:“画梅要继承传统,又不能囿于传统。小写意的形式,决定了要充分利用中国画里的留白,向宋代以来的大家学习借鉴,但画面的结构、色彩、层次等要借鉴西画,比如画面的前后呼应。对我来说,画画就是解决矛盾,讲究虚实、浓淡、疏密是三个基本原则。

        为画好梅花,已经74岁的程生达坚持每年采风,去九峰山、马鞍山、梅园、牡丹园仔细观察花期,全面了解不同品种梅花的千姿百态。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而为了保留不同花期的姿态,程生达还要拍照作为留存资料,“画了这么多年梅花,一样需要找感觉。有人问我,已经对梅花烂熟于心了,厌烦吗?我说,每年感觉都不一样,小写意的核心是美,无论是粗犷、阳刚、柔弱,都很接地气。

        除了在创作技巧上借鉴西画,程生达还颇有创意地把明矾、肥皂、酒精等当作原材料,运用到创作当中;相当部分画作里岩石、杂草、水流等背景,还用拓印工艺创作,令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