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书记”赵久富:胸怀大局 勇于担当

04.12.2015  17:57
        “移民书记”赵久富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移民书记”赵久富:心有清泉 感动中国   (记者周三春、张扬、吴雨阳)“赵书记,您评上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啦?”早在未颁奖时,赵久富就成了当地的红人。从十堰郧县(现郧阳区)到黄冈团风,赵久富带领三千多百姓迈出了中线调水外迁第一步。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移民书记”走到哪里都令人肃然起敬。 郧县任职时间第一的村支书 赵久富19岁当兵,在部队七年的磨练,不仅锻炼了他的体格意志,还使思想品格得到了提升。回到家乡,赵久富担任村林场场长,由于分工组织得当,当年即实现橘子产量大增,是原来的50多倍。从1983年开始,赵久富担任村官,这一当就是31年,成为了郧县任职时长第一的村支书。 这期间,赵久富主持修建了郧县首条通村公路,还筹资建起了村委会办公楼、混凝土水塘,改善村里的灌溉条件等等。问心无愧,是他自己的评价。正是这样,三十多年如一日,赵久富困难面前冲锋带头,作风正派没有私心,威信格外的高。 带头第一个签字搬迁的村干部 “说没有顾虑那是假话。”提起带头外迁,赵久富感叹道。移民干部最不好当,移民不理解、有情绪,辱骂甚至会殴打村干部。 赵久富和无数移民干部一样,摸黑起早步行几十里山路挨家挨户反复做工作,从没有怨言。 赵久富家本来并没有达到搬迁控制线,但是他毅然决定带领部分余咀村村民外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赵久富说,当时抓阄签字建房、搬迁,虽然抽到不是第一个,但总是带头签字落实。   2010年首批外迁移民留影(资料) 故土难离(资料) 湖北外迁规模第一的移民点责任人 “他的组织能力很强。”团风县移民局副局长杜新明这样评价赵久富。2010年4月,第一批移民来到团风不到半个月,忙于安顿之余,赵久富就组织大家自发成立了腰鼓队,欢迎后续移民。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如今的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社区,是全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外迁安置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移民安置点。它位于湖北团风县团风镇黄湖农场,共安置郧县安阳镇龙门堂、青龙、余咀三个村874户3721人。 其中,余咀村并没有整体搬迁。但是群众还是推选余咀村支书,有威望的赵久富担任了社区党总支书记。“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赵久富深感责任重大。 仅有的移民人大代表之一 目前,除去黄湖新区,武汉市东西湖区、荆门沙洋等地都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外迁移民。 “国家对于移民内安的都有对口帮扶政策,对于外迁的支持力度,我还要继续呼吁。”赵久富说,自己可能是湖北省仅有的移民人大代表之一了。不只在黄冈,不少外地移民都会找到赵久富来反映问题。“代表全省移民,也要反映好全省移民的心声。”赵久富说自己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