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墩苗工程”培育年轻干部

01.07.2015  13:27

  秭归县结合山区特点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墩苗工程”,切实让广大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增强学力、茁壮心力、强壮体力、提升能力。

  理论武装,补精神之钙。每季度精读一本理论专著,每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是秭归对年轻干部理论自学的硬性要求。党校培训是年轻干部理论武装的重要渠道,近两年来,先后有68名年轻干部在县委党校参加集训,有82名年轻干部参加全县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的专题培训。每名年轻干部两年内要参加集中培训一次,一次不少于40学时,已成为年轻干部的考核常态。

  实践锻炼,砺实干之才。秭归完善驻村蹲点联系群众制度,规定县直年轻干部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1个月,乡镇干部每月进村入户不少于10天,年轻干部夜宿农家每年不少于4个夜晚。同时,完善建立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制度,近两年来,有6名选调生、8名公务员在县直综合部门跟班学习半年,有7名年轻科级干部选派到省市直部门挂职锻炼。

  引导帮带,解成才之忧。全县128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结对联系142名年轻干部,并由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86名中层骨干担任年轻干部导师。同时,县委、县政府投资新建“年轻干部公寓”和“人才公寓”,依托县图书馆成立“青年干部周末学院”,为年轻干部提供学习的阵地、交流的平台、共同的家园。

  源头防范,避弯路之险。年轻干部正式分配后,坚持定期向组织部门书面汇报思想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实行跟踪管理。新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第一年每月汇报一次,第二年每两个月汇报一次,第三年每一季度汇报一次,以后坚持半年汇报一次,部领导集中时间审阅。并建立部长访谈活动制度,每半年由部领导班子带队,到他们工作地进行回访,尽力为年轻干部排忧解难。

  科学评价,励进取之志。除正常的试用期考核外,组织上采取“导师述评、联系领导点评、民主测评、综合鉴定”等方式对年轻干部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择优任用。近三年来,全县有4名年轻干部选调到省直机关工作,有16名同志选调到市直部门工作,有15名同志公选到科级领导干部岗位。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