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办公位省成本可享专业服务 江城兴起“拼”办公室

12.06.2015  14:13

  26岁的小文和他的4人团队,租下几个办公位就开始创业。装修、买电脑、买家具这些事全都不用操心,跑审批、做税务登记,财务事宜全部外包给出租办公位的房地产商,短短1周,小文公司开业。“原来只听说精装商品房可以拎包入住,现在没想到开公司也可以拎包入驻。”小文感慨说。

  最近,武汉写字楼租赁市场出现一种新模式——为迎合创业型公司需要,开发商或运营商不出租办公室,而是“拆分”后出租办公位。一个办公位400—800元/月不等,甚至电脑、办公用具都配好,公司只用带人过来即可办公。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栋这种方式灵活、服务周到的写字楼,一家家小公司在里面成长,一片繁忙的景象。

  30多家公司共享一间办公室

  在卓尔汉口北电商大厦5楼,记者看到,一整层办公室里,所有办公位一字排开,每个办公位都有一个固定的锁柜。整层坐了足足100多人,他们分别属于30多家公司,每家公司租用3—10个办公位。不仅如此,会议室、摄影棚、休息室全部公用,有需求提前预约即可。

  由于该项目运作时间不长,电商大厦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在孵化期甚至免收办公位租金。

  与之相比,“梦想家”公司则通过运营多栋办公楼,把这种“租办公位”模式做得更为商业化。该公司作为运营商,先从写字楼产权人手中租下大厦,然后统一进行装修,配齐办公用具。办公楼整层都是大通铺,公司租户可根据公司实际人数,按办公位起租,每个办公位月租数百元不等。

  不仅如此,运营商还提供秘书、翻译、会计、前台行政、税务代办托管等外包服务,租户拎包入驻即可开业。在创业过程中,公司租户可勾选自己需要的外包服务,如工商注册1元、财务代账200元/月。“租户只须负责核心业务,其他全部外包统一运营。”梦想家董事长熊阳说,他们不仅仅出租写字楼,还提供企业所需的全流程服务式办公配套,为企业降低成本。

   花5000元能办2万元的事

  这种灵活机动的写字楼对创业企业,有多大吸引力?

  去年10月,从成都来汉的张女士,准备在光谷创业,但直到去年底,她的公司才正式开张。“租房、装修,然后去旧货市场买家具,去广埠屯买电脑。”张女士说,在光谷租商住楼,最便宜的一个月也得近3000元。更麻烦的是,公司注册、税务登记、申请网络、报装电话、招聘都得自己来,足足2个月硬是没时间开展业务。

  同样是创业者,小文在公司成立之初,却当起“甩手掌柜”。作为一个皮具电商团队领头人,如租赁传统写字楼,即便50平方米,每个月大约也需要4000元左右,再加上请行政、人事、财务的人力成本开销,没有2万元拿不下来。

  但通过租办公位,他5个工位租金仅2000元/月,再加上统一外包,一个月2000多元就解决行政和财务问题,公司创业成本降至5000元/月。

  更关键的是,作为创业者,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上。汉口北电商大厦负责人说,这种模式运营后,吸引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不少小公司全心关注产品研发及开拓市场。

  从目前入驻这些写字楼的企业看,大部分都是初创型企业,行业领域主要分布在IT、电商等。以汉口北电商为例,30多个公司的创始人,基本都是毕业3—5年的大学生。

   江城办公位出租有两大模式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类似的写字楼模式,并号称是办公室出租的最高级形式,又称“快捷办公室”。主要是指每间已装修完毕,配有办公家具,可分割成办公位对外出租。

  目前,武汉这种将写字楼拆分成办公位出租,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类似“梦想家”这样的运营商,以“二房东”的模式运营,同时配套税务、财务等外包服务。一种是开发商直接运营,比如卓尔、阳光100等。如阳光100开发商,选择和北京创新工场合作,近期在武汉落地这种模式。开发商专门辟出几栋自有物业,并引进专业的法务、市场推广等服务型公司作为配套,营造一个为创业企业服务的生态圈。

  像光谷联合这样的开发商将配套服务延伸得更远,在自己开发的写字楼项目中,还引进国内一些知名投资机构、专业创业孵化器等,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比如在企业初创期,可以给创业公司提供风投等,而在企业壮大后还可以提供PE、IPO辅导等高端支持。

  商业地产掘金“创业经济

  据记者了解,这种“分拆”+“服务式办公”的模式,意味着开发商或运营商,不仅仅是对外招租或提供物业,而是对租户发展提供全面孵化功能。他们为啥要从包租公,变成企业的“保姆”?

  一家写字楼运营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创业者公司前景并不明朗,花大成本长租整套办公室并不划算。同时,他们在创业初期也要考虑节省人力成本。着眼于此,他们发现零租办公位并提供外包服务,能吸引初次创业者来“安家”。

  去年以来,“创客”概念火爆,武汉出现大量创业型公司,仅以光谷为例,每天新增22家公司。但这部分公司实力一般,难以购买或租赁大面积写字楼,同时又缺乏各方面人才。正因如此,分拆+服务式办公模式应运而生。

  同时,对开发商来说,在“互联网+”冲击下,他们也在寻求转型。阳光100人士就告诉记者,在他们看来,未来不仅仅是卖房子、租房子,而是要把房地产项目打造成一个平台,通过为创业者提供整合服务,形成创业生态系统,让更多企业在这里获得增值服务、提高效率,而开发商获得房地产增值收益。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