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创新 建设农业强省:2012年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30.05.2014  03:46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我省连续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省委一号文件。文件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吹响了我省建设农业强省的号角。本报特邀省委副秘书长、省委财经办(农办)主任刘田喜,对省委一号文件进行权威解读。
  
   首次明确农业强省内涵
  
  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农业强省的内涵:实现“六个全国领先”,打造“五区两基地一中心”。即,全省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大宗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全国领先,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全国领先,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全国领先,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全国领先,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全国领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大宗农产品品牌全国领先;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高科技聚集区、农业文化旅游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先行区,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宗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和“买全国、卖全国”的全国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到2020年我省基本建成农业强省。
  
   科技进步才是根本出路
  
  建设农业强省,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为主题,主要基于三大因素。
  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已基本没有余地,靠继续增加化肥农药使用也难以为继,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今后要更多地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商品优质率、市场占有率。
  二是贯彻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奋力推进农业强省、科技强省等“四个强省”建设。我省是科教大省,涉农的院士有12位,农业科研人员有5000余人,这是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强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力推进产学研协作、农科教结合,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满足农业生产所急需的科技服务。
  三是适应农业经营主体新变化。近几年,新型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生巨大需求。所以,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新主体现代意识教育,着力培养善经营、有才略的农民企业家,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四大亮点聚焦顶层设计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从宏观和谋远出发,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顶层设计,突出表现在四大亮点上。
  第一大亮点:以“构建农业科技产业链”为抓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针对农科教结合不够紧密、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围绕油菜、小龙虾、生猪、茶叶等优势农产品,每个产业由一位著名专家为领军人物,带领一个科研团队,联合一家龙头企业,提供一笔科研资金,建立一片生产基地,加强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加快成果转化,构建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链条。这将成为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突破口。
  第二大亮点:以“扶持加工大企业”为重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围绕“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的目标,一号文件提出,制定并实施全省食品行业振兴计划,重点支持基础好、机制活、带动强、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第三大亮点:设立省级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联系点。针对“三农”改革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拟定重点试验项目,总结有关县市区改革经验,先在县市区范围内整体推进,积累经验后再推广。
  第四大亮点:加强对“三农”干部的培训。实施“三农”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培养热爱“三农”、熟悉“三农”、奉献“三农”的干部。在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中,专门研究农村工作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和使用问题。
  
   真金白银落实中央政策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的措施,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惠农政策。
  一、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确保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加大对科技型农村企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的信贷支持,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
  三、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的比重。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幅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
  四、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衔接。
  五、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
  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七、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推进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
  八、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
  九、农民可以带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利进城,也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自主流转或处置这些权利。
  十、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中央和省级统筹,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实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覆盖。
  十一、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
  十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适当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水平,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十件实事回应基层诉求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级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把解决基层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列在首位,文件提出了2012年要落实的十件实事,回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诉求。
  一、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国有农场)或区域性集农业技术推广(含水产、农机、能源)、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功能“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
  二、新增5亿元财政调度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年底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
  四、年底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五、选择10个左右的县市区,设立第一批省级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联系点。
  六、启动荆门“中国农谷”试验区建设。
  七、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八、选择部分村开展秸秆还田、秸秆还气试点,实施旱作农业工程。
  九、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新任干部农村政策法律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
  十、抓好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解决16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投资42.5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县乡公路3000公里,新修村级公路7000公里;完成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20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不低于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