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首席科学家刘买利畅谈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27.11.2015  10:14

              11月26日,应我校“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首席科学家刘买利研究员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复杂体系中分子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挑战和应对”的学术报告。

 

 

              校长刘德富教授接待了刘买利研究员并全程聆听了该学术报告,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汤亚杰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苏正定教授、姜发堂教授、李栋教授、刘明星教授等百余名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核磁共振是研究复杂生物体系中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能够提供原子分辨率的结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信息,极大推动药理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刘买利研究员从重大需求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围绕复杂生物体系中分子相互作用,解决了核磁共振分析中强信号抑制、重叠谱的分离、相互作用信息的获取、个体差异的影响和定量表征、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等关键问题,发展了蛋白质普适性原子标记方法和探测构象变化相互作用方法,凸显大科学问题的凝练和解决对In-cell NMR研究的推动作用。

 

 

              师生针对报告内容与刘买利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汤亚杰教授就刘买利研究员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他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学会如何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坚守既定的研究方向、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提升我校学术国际知名度,并表示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会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来校讲学,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附:刘买利简介:

              刘买利,英国伦敦大学博士,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NMR理论及实验方法研究。在Science、JACS、PR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12篇,被SCI他引750余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一项,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各一项,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一项。200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次。1998年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4月被国家人事部列入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