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种子被鸟啄 汉南农户敲锣打鼓赶鸟护春播

26.03.2015  13:06

  昨天,汉南东荆街南丰大队,一只喜鹊正在玉米地里觅食。记者陈亮 摄

  漫画赵健

  武汉晨报讯(记者史强 戴旻阳)昨天一早,汉南区东荆街南丰大队64岁的农户张继轩下地,发现14亩刚播种的玉米地全被鸟啄了,而相邻多家农户近2000亩玉米地也成了鸟儿们的觅食地,农户们绞尽脑汁驱赶却收效甚微。农户们表示,近几年因当地严抓保护野生动物和鸟类,使得田间地头野生动物的数量大为增加,但鸟儿们的光顾却使他们遭遇了“幸福的烦恼”。

  “要是我没病,绝不会出这种事。”张继轩说,三天前,他因心脏病离家手术,回来后即发现情况不对:“远远就看到塑料膜上一片绿,刚长出的苗全被鸟衔了出来。”跑到地里,他发现八成种子已被鸟吃光,不远处三十多只鸟聚成黑压压一片,还在觅食。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张继轩家的玉米地里铺着的薄膜满是窟窿。“都是被鸟啄的。”据他估计,损失大约8000元,“还得快点重新下籽,要不然今年就白费了。

  “别的地都有人守,损失不大,就我最惨。”张继轩说,周围的近2000亩玉米地都被啄了,附近有些农户已开始重新下籽。玉米地四周环绕着一片树林,林间一团团黑色的鸟巢随处可见。农户张春城表示,现在上面有规定,鸟都是保护动物,不能打、只能赶,“鸟一喊就跑,但飞不了多远,只能是你赶到我田里,我赶到你田里”。

  农户们纷纷表示,近几年因当地严抓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野鸟,禁止捕杀。环境变好了,各种鸟的数量激增,他们也很高兴,但每年这个季节,鸟儿们结伴来地里觅食让大家都觉得头疼。

  南丰大队大队长赵景聚表示,近段时间昆虫还未出现,鸟类正在繁殖的特殊时期,会持续20天左右。“据统计,受损范围不大。”他说,如果随着鸟的数量增多,对农户产生的损失严重,队里会想办法处理。

   现场

  敲锣打鼓 赶鸟护春播

  “全家人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下地,晚上7点多钟才能回家。”张继轩说,近两年,附近几家农户一到春播,就要坚持大约一个多月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劳作,“因为太阳上山和下山的时候是鸟儿们觅食的高峰,而期间则会不定期跑到地里偷种子,只能派人全程盯防。为了护种,家住纱帽的他现在只能暂住在亲戚家里,方便护种。

  下午2点半,在张继轩家隔壁的一块地上,农户朱易芳刚吃完儿子从家里带来的饭,就又开始忙活。“今天刚好儿子在家。”她说,有时候为护种干脆不吃午饭。“一个窝接着一个窝,鸟越来越多。”指着离田不远的一棵树,她说一根树枝上,三个篮球大小的鸟巢被串成了“冰糖葫芦”。

  护种办法远不止单纯地留守。张春城家的10亩田上,竖着三个木架红布搭成的稻草人。他说,现在作用已不大,“刚开始鸟还有点怕,后来就直接站在草人旁边偷种吃”。他说,鸟吃了种就马上要补,现在他已经补了两次种了。“早上还能听见有人敲锣打鼓,白天零星听见放鞭炮”。

   原因

  食物缺乏 鸟儿度“春荒

  南丰大队所属的东城垸农场相关负责人杨昌义说,附近就是市野生动物保护区,当地也一直在加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及鸟类,“保护抓得严”。一方面是环境保护,另一方面是农户的利益,这样的平衡掌握不仅仅限于玉米地,他说,“像马上黄豆也要发芽了,野兔一样要来吃”。

  “当然,肯定不能伤鸟。”杨昌义表示,“虽然有损失,但发现架网,就必须拆掉。

  赵景聚也说,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他们很重视树木栽植。从3年前开始,当地政府保护力度加大,没收猎枪、禁止支网捕鸟,“大家现在都有很强的动物保护意识”。他分析,鸟儿这段时间正处于繁殖期,但昆虫等食物数量不足,鸟儿不得已才“偷种”度“春荒”。“当然,农户们的切身利益也不能不考虑。随着野鸡、喜鹊、乌鸦等鸟类的越来越多,如果对农户的利益损害较大,我们肯定会想办法处理”。

   专家

  种子要深埋

  防止鸟儿啄

  武汉市动物园总工程师杜有顺在看过现场照片后表示,田间偷种的鸟多为灰喜鹊,在城市较为常见。为杂食性动物,主要吃小虫,偶尔吃种子。因灰喜鹊具有游荡性,喜欢无目的到处“”,所以农户们的驱赶不会产生太大效果,但灰喜鹊的危害性并不是很强。

  他指出,种子长芽后,没有原先的形状,一般灰喜鹊是不会吃的。他建议农户将玉米种子埋在较深的土层防止被灰喜鹊啄食。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