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迎首个清明祭祀小高峰 18万市民提前错峰祭扫

20.03.2016  13:03

  本报讯(记者朱凯 通讯员周钢)昨天,江城武汉风和日丽,近18万市民选择错时错峰祭祀踏青,全市14个公墓迎来首个祭祀小高峰。

  早上7点多,家住后湖的市民张明亮开着私家车、带着老婆孩子直奔石门峰陵园。因为选择了错时祭扫,张明亮一家避开了祭扫人流高峰,在石门峰福海苑祭祀完父母,时间才指向9点半。

  市优抚医院健康专家王安奇介绍,祭祀亲人后,再行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人轻松愉快,再通过行走攀爬等适当的运动,可以使人体全身的经络得以舒缓放松。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市民清明祭祀讲究“前三后四”扎堆出行,因此每年这个时段全市所有公墓都是人满为患。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市民开始按照政府倡导的错时错峰祭祀。虽然昨天全市迎来首个清明祭祀小高峰,但路上还比较畅通,道路没有限行。

  据统计,昨天,全市经营性公墓和殡仪馆共接待祭扫人员近18万人,车辆18000台次。其中石门峰5万人,睡虎山3万人,玉笋山2.95万人,扁担山2.6万人。

   链接

   公交迎来扫墓客流

   预计下周高峰到来

  本报讯(记者张偲 通讯员卓利华)通往王家店、九峰墓区的公交线路昨日开始迎来扫墓客流。预计下周末,通往墓区的公交线路将出现客流高峰。

  为应对清明节前渐现的扫墓客流,昨日总计派出10台公交车增援通往石门峰、九峰墓区的518路。9点钟后,518路开始加密车距。

  据公交五公司运管部门负责人分析,下周六、日,墓区要实行交通管制,因此,市民抓紧今明两日,携家带口驾私家车到墓区扫墓。预计下周六、日,因为“前三后四”的传统扫墓习俗,加上实行交通管制后私家车不能通行、踏青客流的叠加等因素,通往墓区的公交线路将出现客流高峰。届时,公交部门将增派跨线车辆运营,满足扫墓客流需要。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