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网没了 武汉105社区架空管线整治请市民验收

05.11.2014  17:42

  市民代表为架空管线情况考评打分。本版摄影 记者苗剑 通讯员肖敏

  架空管线改造前后对比。

  记者蔡爽 通讯员叶火生 杨帆

  今年初,武汉全市265个老旧社区、60条城市道路的架空管线进行连片整治工作被列入2014年市政府“十件实事”(武汉晨报曾全文公示), 各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区城管部门认真组织协调督办,兑现政府承诺;供电、电信等管线权属积极参与,全市架空线缆维护建设展开一场大战役。

  经过落实事前登记制度,整治工作从实际出发,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设计、施工,组织精干的专业队伍进行规范整治。

  目前,整治进行到一个阶段,武汉市城管委决定通过媒体公示、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整治验收等方式推进架空管线连片整治,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线整治。昨天,记者亲身体验居民代表现场验收打分过程,见证架空管线整治的惠民实效。

    记者目击

  6位居民代表,现场给社区打97分

  “社区40多栋居民楼,我们总共发现了三根“飞线”,其余的都很好,扣了3分,最后总分97分,这是我们6位代表最后综合的结果。”

  昨天上午10点45分,在江岸区支农社区内,武汉市城管委相关人员,江岸区城管委负责人,支农社区负责人,被邀请的居民代表,武汉各家主流媒体,共同参与了一场现场验收活动。

  记者看到,居民代表手中拿着一份“验收考核表”,考核表将社区内架空管线的评分划分为32个项目,每个项目代表不同程度分值,印刷好后发到6名社区代表手中,这些代表可以在社区内任意转悠,沿途查看架空管线整治的情况,根据所看到的现象打分。

  记者从社区书记手中看到一本图册,是今年初该社区进行架空管线整治前的照片。图片上显示,某楼栋门前,各种线缆数十根,杂乱牵扯缠绕,最低的一根线,已经垂到楼栋门沿之下,也不知有电没电,会不会危及居民安全。

  而昨天的现场,在图片显示的同一点位,原先的线缆已经被捆扎成一束,数量减少为10根左右,使用钢筋扎头,密实地钉在墙上。

  这就是社区架空管线整治的一个标准样本,记者看到,在楼道内,靠墙的线缆全部用蓝色线槽装载,墙面上看不到一根裸露的线缆。

  这6位社区居民代表,有的来自这个小区,是普通居民,有的来自相邻小区,亲历过管线整治的相关过程,对线缆蜘蛛网之乱深有体会,并多次投诉,属于极端“挑刺”型居民。

    评分标准

    稍不留神不及格,一把手要问责

  这么抠门的居民代表打分,最后竟能打出97的高分,是不是评分标准过低?记者仔细研究了评分考核表上的所有项目,全部领会后发现,这一标准,还真的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

  根据考核要求,架空管线的验收分为8个专项内容:强弱分设(强电,弱电线缆分开设置),横平竖直,高低一致,入管入盒,色调统一,标识清晰,牢固安全,美观协调。

  每个专线又细分为若干个细项,对线缆规范的要求几乎“无微不至”。武汉市城管委110联动处工作人员解释,每个专项都有其特殊的意义,约束的内容十分严格。

  如“色调统一”这一要求,表面看没有什么用处,但施工很麻烦,颜色不同的线缆要分类捆扎,管盒规格统一,线缆上的标识设置方式、颜色、尺寸统一,今后一旦有什么线缆发生故障,根据颜色就能找到权属单位,并且快速进行维修更换,能将维修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这么细致的评分标准,居民代表考核验收也非常细致,从9点开始,进行了一个半小时,6位代表才基本完成,3位代表分别发现了三处不同位置的“飞线”(单独从缆线捆扎中分离出来的线缆)。

  评分提交完毕,现场陪同的社区书记暗吁了一口气,她说:上级部门对管线整治有要求,如果居民验收不过关,我们都要问责,这个事情投资大,时间长,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过程探秘

    协调的时间成本大于施工成本

  全市社区上千个,本次纳入整治的有265个,多半是建成超过30年的老旧社区,几十年建设、维修、改造,原来的各种通信、电力、通讯缆线经过几十年的改建维修,复杂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江岸区城管委110联动办主任张斌说,在初期逐个社区现场勘查时,都认为缆线整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的不说,就漫天的“蜘蛛网”,想找到其主人,分清其用途都不可能,谈何整治。

  果不其然,整治专班组织缆线权属单位进行分工协调,各种权属单位涉及20多家,好不容易召集到一起,很多单位代表表示:我们只能找到自己所属的线缆,其他的我们没法管理。

  更为复杂的是,线缆多,所属的单位多,但线杆不可能设置那么多,这就存在一根线杆上几十根线缆,各家单位都有,强电弱电不分开,通信通讯不分开,光缆和电缆捆在一起,一根钢绞线上挂了多根线缆等情况。开起协调会来,各家单位扯皮,时间耽误了,进展很慢。

  在张斌印象中,仅一个社区的协调问题,最多的时候,2个月内开了20多次协调会,如果将管线整治比作一场战役,投入人力精力最多的,反而是各种协调会。倒是最后的施工过程比较快,资金到位后,专业施工队到场,各家权属单位技术人员到场,很快就将线缆整治完毕,基本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