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来了 万亿绿色资本添彩湖北经济版图
作为中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的最新举措,以及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将给中国、给湖北带来什么?
履行承诺大举措
2030年碳排放达峰
二氧化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元凶。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上升至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能存留数百年,在海洋中存留的时间更长。根据自然规律,人类今后将面临更加炎热、更加极端的气候。如果不快速消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面临环境危机。
减少碳排放,早已是全球共识。欧盟、美国等早在10多年前就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二氧化碳就作为强制承诺减排的一种重要商品,迅速在全球规模化交易。
2016年5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75个国家代表赴联合国签署了《巴黎协定》。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国家同时签署同一协定。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必须采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如何?习近平主席曾代表中国做出承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展示了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
“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是中国努力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又一重大举措。”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
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深圳率先启动碳排放交易,随后其他地方的碳交易市场也相继开锣。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李高介绍,截至2017年11月,7家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2亿吨,成交额超过46亿元。从试点的范围来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了双降的趋势,起到了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转型增添新“推手”
交易额将超过8000亿元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引爆点”
虽然此次全国碳市场的启动首批只纳入电力行业,但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仍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是因为发电行业现在最具条件,数据最完整,同时碳排放的规模占比也比较大,全国1700多家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总量达到30多亿吨。国家计划从发电行业开始,首先把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制度、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的相关制度,以及碳排放的数据报送系统、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尽快建立完善起来,然后再进行系统的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开始真正的货币交易。
据世界银行预测,高峰时我国碳配额成交量可达到260亿吨以上,以目前最低碳价30元/吨计算,未来我国碳市场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以欧盟最高碳价120元/吨计算,未来我国碳市场交易额将超过3万亿元。
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引爆点”。
不注重节能减排的企业,成本将迅速上升。配额不足的企业需要通过购买配额,否则将遭受取消优惠政策、多倍罚款等处罚。随着未来碳价持续上升,企业购买碳配额的成本就会加大。不想“肉痛”,就必须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增加节能技术投入,改进生产制造设备,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对那些不赚钱或者赚钱不多、竞争又很激烈的产品,企业就会考虑是不是放弃。过去那些‘每吨钢铁挣的钱还不如卖一斤白菜挣的多’的情况,就不会存在了。”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说。
“低碳技术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省发改委人士介绍,碳市场的减排示范效应将充分激发企业对低碳技术的需求,据预测,未来仅在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将不低于41万亿元。而碳交易带来的一系列衍生服务,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湖北有了大平台
大量资本将汇聚湖北提供就业岗位近20万个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任务承担方的通知》,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的功能,是提供碳资产的确权、登记等服务。
对全国碳市场来说,登记注册系统是核心、枢纽;对碳市场功能来说,是资产仓库、数据中枢和管理支撑平台;对湖北来说,则是拥有了一个全国性功能平台。
功能优势,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此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曾指出,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是功能优势。什么是功能优势?就是指“你有,别人却没有的优质功能与服务。”
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碳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永平说,深交所和上交所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交易所,它们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全国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对接交易系统,是资金、配额、数据的汇聚点,也是碳交易市场管理枢纽,届时,大量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将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汇聚湖北,对湖北意义重大。
这些仅仅是开始。按照蒋兆理的预计,如果考虑碳期货进入碳市场,规模将放大到600亿元至4000亿元,成为我国除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的又一大型交易市场。
注册登记系统的运行,如鲶鱼摆动,将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省发改委人士介绍,注册登记系统将吸引近千家碳资产管理公司、咨询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减排项目业主等各类市场主体及专业人才入驻湖北。初步统计,试点期间参与碳市场的各类服务机构约1400家,注册资本超过2100亿元,从业人员约5万人。未来全国碳市场规模将扩大至4倍以上,总注册资本预计达到8000亿元,将提供近20万就业岗位。
孙永平认为,专业人才和团队进驻后,将在碳排放核查、碳价格发现、碳指数、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衍生品开发、碳资产管理、碳基金发行和托管、碳资产证券化等碳排放权交易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开展业务,吸引资金、技术和绿色金融机构以及各类金融要素向中西部地区聚集,逐步发挥金融集聚效应,实现碳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最终将湖北建成全国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绿色资本市场。
【小资料】
碳排放权交易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1997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因气候变暖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该条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同时提出了三个灵活的减排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是其中之一。二氧化碳正式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全球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是,每个企业都有二氧化碳排放限定指标,有效减排的企业,将多余指标出售获取收益;而那些超标排放的企业,就得掏钱买指标。效果就此显现:减排的企业想法再减排,以多卖指标;超排的企业须多掏大把银子,也会想方设法减排。(廖志慧 张熙 肖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