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廖建为我校师生作专题学术报告

14.09.2016  15:34

  9月13日,应我校“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廖建研究员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廖建研究员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手性亚砜配体促进的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的学术报告。

  

  利用催化不对称策略合成具有砌块功能的新颖手性化合物是有机化学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廖建研究员长期从事新型手性配体设计、发展新不对称催化方法以及将方法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的研究工作。廖建研究员发展的手性亚砜烷基膦配体,首次实现了铜催化联硼酸频那醇酯对4-亚烷基苯醌的1,6-不对称加成反应,建立了一种具有砌块功能的手性二苄基硼酸酯的高效合成方法。研究结果有效解决了不对称偶联反应中立体控制对映性和活性的关系。

  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汤亚杰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李栋教授、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师生以及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广大师生针对报告内容与廖建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最后,汤亚杰教授和廖建研究员就研究生培养进行深入讨论,一致认为“听说读写”是研究生培养的四个关键环节,研究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竞争意识,通过四个关键环节的培养不断提升和突破自己,努力成长为创新型优秀人才。

  

  学术报告后,廖建研究员参观了“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汤亚杰教授对实验室建设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访问过程中,廖建研究员和汤亚杰教授表达了双方在天然药物的不对称催化、生物合成与转化等方向进行合作的强烈愿望。

  附:廖建简介:

  廖建,研究员,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手性配体设计、不对称催化以及天然产物合成等研究。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学术刊物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3.038),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1.709)等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2009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2年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2016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