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想赚大钱最好离开国企

11.09.2014  14:00

    新京报讯(记者赵嘉妮)昨日,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在“变局下的中国商业环境”分论坛上,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谈及高管限薪等国企改革议题时表示,限薪这件事应该做,如果国企领导者想赚大钱,最好离开这个平台。

    从国家角度应该限薪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今年8月18日,上述薪酬问题再次被议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了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近年来,国企高管既享受行政待遇、又享受高薪待遇时常引起外界质疑,更有国有企业财报巨亏,但高管薪水只增不减的情况。

    对此,傅成玉昨日说,如果从个人角度看,降薪都不是很高兴的事。但如果把个人抛开,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看,这个事应该做。他认为,我国现在的收入差距太大,应该让更多的人在改革发展中受益,而不能仅仅是少部分人受益。

    曾捐出4亿港元期权

    “如果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想赚大钱,你最好离开这个平台,你跳出去,别在这儿干,也照样能赚钱。”傅成玉说,“我觉得意义不在赚钱,你把一个大公司发展好了,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了,像我们这些人,我的国际同行就尊重我,我走到世界哪儿我受尊重,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难得的东西,比工资重要,比收入重要。

    在执掌中石化前,傅成玉在中海油工作近30年。他昨日透露,在他离开中海油的时候,他的期权港元值4个亿,不过并未据为己有,而是把它捐了。他认为,这次宣布限薪,他作为国企高管并没有什么意见,“我跟工人比,还是比他们高得多。

    改革要市场化并去行政化

    新一轮国企改革在力推混合所有制。今年年初,中石化于两会前夕率先破冰,表示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今年6月30日,中石化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旗下销售公司经重组后,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分两阶段公开竞价,引入资本所持销售公司股权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确定。据悉,目前已有37家企业入围第二轮约束性竞价阶段。

    昨日,作为上述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傅成玉说,“我们的改革不是要把国有企业搞没,更不是私有化”。

    他认为,对于国企而言,如果市场化和去行政化,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企业的治理问题、企业内部的效率问题、资产质量提高的问题,就更容易解决。

    傅成玉年薪有多少?

    在中海油任职时,傅成玉是上市公司高管,其薪酬数额会在公司报表中体现。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时任中海油董事长的傅成玉年薪为1204.7万元,这一数字比当时的中石油总裁、中石化总裁高出数十倍。他当时表示,拿到年薪会捐给母公司,高薪酬不符合国情。

    昨日在论坛上,傅成玉解释,中海油是一个红筹股,就是这个公司整体的资产和公司注册在香港,视为外商,也是上市公司。所以按照当时国际的潮流,给公司设计了香港叫董事袍金、董事酬金、基本工资,还有期权。

    傅成玉说,“当时我们的董事袍金,在2001年的时候大概是300多万,不到400万,后来就涨到800多万,我们的期权,加上一年就1000多万港元。”他认为这个钱咱们没法拿,因为拿了就带不了这个队伍了,所以就捐了出去。他后来还捐出了4亿港元的股票期权。

    调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后,据中石化财报,傅成玉2012年在中国石化集团领取的报酬包括2012年度基薪和2012年兑现的2011年在中国石化集团任职期间的绩效奖金为86.27万。(赵嘉妮)

    夏季达沃斯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WEF)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每年都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被称为“达沃斯论坛”。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提出了“中国夏季达沃斯”的设想。2007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在中国举办世界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