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信访督查组赴6省翻旧账 主查征地等敏感案件

15.06.2015  11:35

5月16日,中央信访督查组在山西省陵川县督查信访案件会见信访人。山西省信访局干部薛宇鹏(左二)主要提问信访人,督查组副组长聂明慧(左一)在一旁认真倾听、记录。

  

5月14日,张红健(左一)参与会见信访人。

    今年5月,国家信访局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成6个督查组,分赴山西、上海、江苏、海南、甘肃、宁夏等6省份,对涉及土地征用、城乡建设等方面的48件信访事项进行了实地督查。此次实地督查是国家信访局今年开展的第三批实地督查。

    近日,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督查事项”栏目对其中的44件信访事项督查情况进行了公开。另外4件中,有3件按照法定途径分类处理工作要求已导入或正在导入司法途径,1件因责任主体相同作并案处理。

    此外,督查还首次邀请所到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全程参加。

    “他们要毁我们的树,说要建厂,还把我爸我妈从窑洞里拖了出来。我们打110,没有人管,后来电话(信号)就停了半个小时。那边那个老头也参与了。我爸妈跪在地上求他们,村长不答应。”5月17日,山西省河津市城区街道办会议室里,信访人杨晓泽向中央信访督查组讲述2003年因征地与村干部发生冲突的事件。

    坐在他对面的是中央信访督查组第一组的副组长聂明慧。聂明慧问在场的河津干部:“110有没有接到报警?”一名干部答道:“过去10年了,人都换了,不好查啊。”聂明慧立即说:“接警记录不可以查吗?”坐在一旁的河津市委书记胡宝显得有些紧张。

    这是发生在今年5月17日中央信访督查组在山西统筹实地督查信访案件的一幕。

    山西官员压力大督查组“不妥协

    5月14日晚,赴山西督查组第二组成员在襄垣县会议室给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反馈当天信访案件的督查意见。陪同督查组到襄垣的长治市委秘书长就向督查组成员介绍:“襄垣的县委书记被带走调查了,这是组织刚刚考察的县长张志刚同志。

    按照督查程序,督查组每到一地实地督查信访案件需要完成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走访信访人、约谈相关单位人员、向当地党委政府反馈意见6个规定动作。而向当地党委政府反馈意见需要地方党政一把手到会。

    张志刚一落座便解释说:“目前是我们襄垣比较困难的时期,连续两任县委书记被带走,两任县长接受调查。”张志刚所说的“困难”不仅发生在襄垣。当时山西“塌方式”腐败造成大量缺官,仅省管干部就有311人空缺,而腐败的重灾区吕梁等地都在此次督查的范围之内。

    时值特殊时期,中央又派出了由国土部、住建部、国家信访局派员参加的督查组,专门督查征地等敏感的信访案件。在5月13日督查组刚到太原的当晚,督查组组长、国家信访局投诉办副主任刘希洪想到了山西的压力,对在场的官员说:“我们很理解山西现在的形势,请大家不要有压力,我们是来督查案件,化解矛盾的。

    被邀请参加督查的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地税局副局长李晋峰说:“各级干部压力都大,我也有压力。我本来以为可以轻松一点。”刘希洪接过话说:“还是不能太轻松,对于原则上的问题,涉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决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