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出资企业深化改革座谈会会议综述

17.11.2014  13:36

 

11月3日,省社召开出资企业深化改革座谈会。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和省社出资企业经营形势,总结了近年来省社出资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投资重点项目、拓展经营领域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交流了专题调研内蒙、河北、安徽、浙江、新疆五省(自治区)供销社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对省社出资企业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提升经营实力、应对市场变化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会议认为,省社出资企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成功应对了政策调整、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经营实力大幅增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尤其自2012年提出发展“五大集团、十大股份、十大产业”以来,重大投资项目快速推进,战略合作伙伴日益增多,经营领域不断拓展,几大业务板块初步成型,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与市场上其他大型企业相比,省社出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受到当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GDP增速放缓、电子商务不断冲击传统经营模式的不利影响,省社出资企业出现了收入增长放缓、盈利能力下降、传统产业经营困难加大、新兴业态前景不明朗等多种情况。各方的压力逼迫省社出资企业必须在深化改革、创新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上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关于如何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与会人员纷纷谈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思想意识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人才激励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是会议讨论的重点。会议认为 创新思想观念是省社出资企业深化改革的先导 ,要切实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化思维,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以适应市场、占领市场、创造效益为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银丰集团提出,对集团公司总部不能按以往习惯将其称之为“机关”,而要叫做“集团总部”,要从根本上扭转“老国企”的陈旧观念。 创新管理体制是省社出资企业永葆发展活力的根本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和省社出资企业股权管理办法,以股权作为吸引外界投资和紧密联系企业内部职工的纽带。农资集团、宜红公司等均提出了通过全员持股激发企业活力的构想。民生广场公司建议省社资产公司进一步明确“管什么、不管什么”,从企业层面讲,应该是“法无禁止皆可为”,切实激发企业闯市场的活力。 创新经营模式是省社出资企业应对市场变幻的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对传统经营模式和消费习惯带来了巨大冲击,其影响还在不断加深,省社出资企业深化改革必须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创新传统经营模式。宜红公司认为茶叶经营电商化打破了传统茶企的经营渠道瓶颈,为新兴茶企短时间内达到与传统大型茶企相抗衡的经营规模提供了途径,宜红公司下一步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茶叶销售;中和公司计划以现有实体市场为依托,引进大型电商,开发微信商城,建立区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城。 创新人才激励培养模式是保障省社出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股权、薪酬、培训、职务晋升等方式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人才激励培养模式。农资集团建议要建立人才储备库,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规划;惠侬集团强调了明确岗位责任的重要性,通过明确岗位责任完善选人用人和考核机制;民生广场公司提出应淡化供销社系统老职工和外来人员等观念,企业只应注重如何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省社党组书记、主任赵东风在听取会议发言后指出,此次会议是针对当前形势下省社出资企业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交流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路,对省社出资企业坚定改革发展信心,明确改革发展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东风指出,当前省社出资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对于下一步深化改革,赵东风要求,省社出资企业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的重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有关要求,按照省社“五大集团、十大股份、十大产业”总体战略规划,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有资产监管体制,把省社出资企业打造成管理规范、效益优良、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下一步省社出资企业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有所作为: 一是进一步找准企业定位。 要明确供销社企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供销社企业是政府主导下的为农服务的企业,不管如何改革发展,这一本质属性不能改变。偏离这一特殊定位,省社出资企业改革发展不可能取得成功。 二是进一步确定改革的战略方向。 省社深化改革采取的是“一手抓系统、一手抓本级”的“两手抓”战略,抓系统是为了发挥供销社特有的组织优势,抓本级是为了发挥社有资产的市场竞争优势,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抓本级,如何深化省社出资企业改革。目前我们已经明确了“五大集团、十大股份、十大产业”的战略方向,分别代表传统优势业务和新兴业务板块的银丰集团、农资集团、惠侬集团、投资集团这四大集团相继建立,将来成立的第五集团仍以新兴产业为主体,今后省社资产管理公司只履行出资人职能,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将由这五大集团来制定和主导。 三是进一步搞活体制机制。 体制是组织体系的制度规范,机制是组织内工作运行的方式,建立好的体制机制才能使组织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对于省社出资企业深化改革来说,完善体制是省社机关和资产公司层面的任务,搞活机制是各个企业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搞活体制机制,首先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其次是不断规范企业运营管理的相关制度。省社和资产公司要对出资企业建立“负面清单”,明确不能做的,让企业根据市场规则决定哪些要做,如何去做,不断释放企业自身活力。省社出资企业要进一步研究股权管理方式,既要通过发展员工持股,提高企业员工忠诚度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股权激励作用,又不能让股权过于分散,影响企业经营决策。 四是进一步增强人才团队意识。 过去讲人才是个人英雄主义,现在讲人才是团队概念。省社出资企业要牢固树立团队建设的意识,不论引进外部人才还是培养内部人才,都要以能否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为基础,融入企业团队的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省社出资企业改革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团队作为支撑,建立良好的团队,首先要在团队中贯彻企业经营发展的理念,其次要为组建优秀团队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平台,最后要在团队中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积极发挥每一个团队成员的重要作用。

省社领导徐林楚、张裕才、明平安、张永红、熊治海,省社出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省社直属单位和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省社企业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