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扶助也是一种“社会保险”

17.01.2017  00:33

  李英锋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扶助其实也是一种“社会保险”,人们的每一次伸手助人,每一次献爱心,都是在缴“保费”,“参保”的人越多,缴的“保费”越多,“社会保险”的运营就越稳定,保障力就越强,人们的受益就越大。

  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山东滨州无棣县真实上演了,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浓浓暖意。近日,70岁的无棣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自己辛苦工作三个月挣来的工资3360元。在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后,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老人的工资,“送还”老人。(1月15日 新华网)

  程延新年事已高,收入微薄,一个月的工资才1100元,3360元是他辛辛苦苦忙活了一个冬天的收入。网友在知道了程延新的丢钱遭遇后,凑足了丢的钱数,并细心地“伪造”了程延新装钱的信封,以“捡到”的名义“归还”了程延新。程延新不仅“”回了丢失的钱,还收获了浓浓的爱心,收获了温暖,在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媒体把“还钱”网友的谎言称为“最温暖谎言”,非常贴切。数九寒冬,“最温暖谎言”无异于雪中送炭,帮程延新弥补了丢钱的损失,渡过了难关,也向每个人的心里投射了一缕阳光,让人们的心热热乎乎。社会需要抱团取暖,需要相互关心,相互扶助,而弱势群体、遇到困难的人更需要他人的帮助,可以说,对待弱势群体、遇困者的态度代表着社会的德行和温度,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程延新丢钱后,有知情者将丢钱情况发到了“朋友圈”,引来了大量网友关注,很多网友打电话核实情况,除了一些网友假装捡到钱献出爱心,还有一些网友直接向程延新捐了钱。网友们的爱心见证了人间真情,释放了正能量,展示了社会责任感,昭示了慈善的底蕴,验证了社会的温度,让人们感觉欣慰、踏实,向人们传递了携手前行的信心、希望和力量。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社会上生存,谁都可能遇到困难,即便你现在没遇到困难,在将来也可能遇到困难,即便你没有遇到诸如贫穷、生病、丢钱之类的困难,也可能会遇到其它困难,而你对待他人困难时的态度和行动又会汇集成社会的集体态度和行动,并反过来反射成为你遇到困难时其他人对你的态度和行动。可以说,你对他人的冷漠就是对自己的冷漠,对他人的逃避就是对自己的逃避,对他人的爱心就是对自己的爱心,对他人的帮助就是对自己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扶助其实也是一种“社会保险”,人们的每一次伸手助人,每一次献爱心,都是在缴“保费”,“参保”的人越多,缴的“保费”越多,“社会保险”的运营就越稳定,保障力就越强,人们的受益就越大。所以,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让我们踊跃“参保”,积极缴纳“保费”吧。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