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博物馆将展最新考古成果 盘龙城可能存在外城
博物馆将呈现 最新考古成果
记者欧阳春艳
“盘龙城遗址公园是武汉唯一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工建设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最大限度呈现盘龙城考古发掘的成果,让市民充分感受到灿烂深厚的中华历史文明。”昨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盘龙城遗址是新中国考古工作中最早发现的商时期长江流域的古代城址,发现多处宫殿、大型建筑、手工作坊基址及墓葬,出土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金器等各类文物近3000件。
据了解,对于已经发掘出的大批珍贵文物,考古工作者们正在进行修复、研究等文物保护工作。未来哪些文物将进入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展出,相关计划仍在编制之中。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表示:“盘龙城遗址公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除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日常展览,这里还会持续进行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工作。”
“事实上,盘龙城遗址的发掘研究目前还仅仅进行了1%,随着考古工作不断出现新进展,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展品也会持续更新,观众来这里将会观赏到盘龙城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万琳说。
盘龙城可能存在外城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 为配合盘龙城遗址保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3年重新开始盘龙城的考古,特别是去年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发掘,进一步确认和发现:该遗址反映了公元前16—13世纪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会景象,夏商王朝的政治版图到达了长江流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陈丽新昨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盘龙城遗址先后发掘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去年以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和该所,对盘龙城遗址地理景观、聚落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发掘和研究,获得不少新认识。
比如,经分析认为,当代盘龙湖一带水位较夏商时期高出5—8米,说明盘龙城遗址现各遗迹点之间的湖汊在夏商时期可能是连成一片的陆地,遗址地理景观自早商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遗址原来面积较目前分布得更大。
土壤微结构分析发现,盘龙城遗址在早商及中商文化时期存在较大面积的土地改造活动,涉及的社会劳动规模很大,体现了这处中心城市的生产组织能力。
对聚落布局也有了新认识。过去在杨家湾南坡发现有高等级墓葬,近年在此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其东西长约40米、南北进深约10米,规模与城垣一号宫殿相当。在西北部发现6座集中分布的墓葬,其中出土有多件重要遗物。如绿松石镶金片饰件,这是中原文化系统所见最早的成形金器,暗示出墓主应该属于盘龙城最高级别首领。
在近年的勘探中发现,杨家湾坡北区存在长约150米、宽约20多米的黄土带,弧形分布,其范围大大超出一般建筑的体量,暗示可能为外城垣遗存。盘龙城是否存在外城垣,对理解盘龙城的布局和早商时期城市有着重要意义。
盘龙城青铜器的产地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但盘龙城过去一直没有发现冶铸遗存。在对盘龙城城垣以西的小嘴遗址发掘中,发现南、北范围均超过30米的大型遗迹,遗迹包含物主要为灰烬土,其局部发现大量铜颗粒或铜渣颗粒,及破碎较甚的铜爵腿。检测显示,遗迹中一些区域,铜等金属含量超过其他区域数十倍。发现了可能为炉壁的遗物。小嘴遗址应该与盘龙城青铜器生产密切相关,目前发掘工作尚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