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央行独门秘器:时隔2年降息但不松货币

02.01.2015  18:35

  文章导读:

  据统计,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万亿元,增长12.2%,但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只有4%,意味着利润增长的“大头”不是由主营业务贡献的。

  2014金融魔杖

  2014年,金融业亮点频现:沪港通开闸,A股牛冠全球,存款保险制度征求意见稿出台,5家民营银行筹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开新格局,互联网金融全面渗透金融业……但与此同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依然待解。国务院因此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组合拳“精准滴灌”,以金融的魔杖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4年金融业盘点关键词一:降

  盘点央行降利率的独门秘器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永刚 朱禁弢 综合报道

  “眼下,谁还愿意做实体经济?”这是2013年年初,流传在实业界的一句口头禅。据统计,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万亿元,增长12.2%,但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只有4%,意味着利润增长的“大头”不是由主营业务贡献的。

  主业不赚钱的同时,优秀的公司们正忙着投资证券。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参与了证券投资,累计持有证券投资金额在2013年年末达到7812.24亿元,比2012年末上涨近一成。

  不少上市公司的解释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好,实业回报率持续下降,为美化财务报表、维持股价不得不如此。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上市公司本该是民间资金投资实体经济的一大渠道,如果变成“钱生钱”游戏的二传手,只会愈发恶化实体企业的融资环境。

  面临着这样的形势,本届政府从执政的第一年(2013年)起,就开始了振兴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疏通金融支持实体的融资渠道的行动。央行无疑站在降低融资成本的第一线。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