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不能“见堵”

29.04.2016  17:3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这种监督对于“一府两院”及其部门来说,其实是一种法定职责明晰、权责清楚,法律性、约束性、强制性、政治性较强的特殊支持。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改进和推动各项工作,共同唱好改革发展“大戏”,才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应有之义和最终目的。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人大监督也常常会遇到“堵塞”现象,以至于这种颇具权威的监督成了摆样子、走过场、橡皮图章,致使人大监督难以推进落实,监督效果大打折扣。人大监督遇到“堵塞”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作为人大自身,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勤监督、不细监督、不严监督、顾虑重重是一个因素,具体表现为:选题脱离实际和现实,没有紧扣中心和发展大局;调查了解不深入,掌握情况不全面;监督形式老一套,缺乏创新实效差;监督过程不实在,走马观花图形式;审议发言不着调,偏离主题乱弹琴;审议意见谈表皮,没有深意难针对;监督意见转发慢,没有跟踪难落实;讲面子,有顾虑,担心监督较真得罪人等等。这种“堵塞病症”在人大监督这个环节中出现,首先“堵塞”了监督渠道的“渠首”,使人大监督先“软弱”了一步,为下一步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埋下了“病根”,带来隐患,不利于监督问题的整改落实。

另一方面,作为被监督对象的“一府两院”及其部门,这种“堵塞”现象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是在“参与”上表现的不够主动。不管是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会议,或者是人大开展的其他监督活动,本来需要一把手参加的结果却派一个副职参加;本来需要相对应的分管领导参加结果却安排一个不了解情况的其他领导参加,甚至临时安排一个一般工作人员参加。其次是在协调安排上表现的不够积极。接到人大监督意见后没有专题研究部署,没有具体安排,没有整改方案,而是采取“拖延”战略,久拖不决、久拖不解,把人大的监督意见“束之高阁”,打入“冷宫”,这样长期拖延下去,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三是在办理过程中表现的不够重视。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敷衍搪塞拒绝整改;讲条件、摆客观,打口水战不愿整改;态度冷淡,语言生硬,讲困难玩失踪“打折扣”整改;不理睬、不联系、不沟通、不表态,压根就没有把人大的监督意见当回事等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本是法律的规定,职责的要求,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各自理应准确定位,扮演好角色“演好戏”,依法履行职责,这是毋庸置疑的“硬道理”。人大监督即是一种制约,更是一种支持和促进,虽然监督形式上是“对立”,但两者实质是统一的,根本目标也是一致的,这种意识必须根深蒂固,不断坚持和强化。

破解人大监督工作的“堵塞”现象同样需要人大和“一府两院”双方努力,共同发力。首先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人大依法开展监督,“一府两院”自觉接受监、履行法定义务对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推动改革发展,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是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次是人大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严于监督,“一府两院”要自觉主动的接受人大监督,并使之成为习惯思维,自觉行动。再就是要建立健全落实人大监督意见,整改纠正问题,问责追究通报等方面制度措施和有效机制,从制度层面彻底疏通人大监督的“堵塞点”,畅通人大监督渠道,确保人大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人大监督到位,被监督对象整改落实到位,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始终确保人大监督渠道畅通无阻。(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  柳身强)

责任编辑:张晋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