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亭社区“熊哥哥” 志愿服务7年改姓“常”

09.07.2014  17:12
摘要:(通讯员邹煜)熊约翰,男,67岁,党员,来到百步亭已有七年,一直担任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的宣传志愿者。在百步亭社区,没有哪位居民不知道这个“常务志愿者”,与他相熟的人还会亲热地唤他一声“熊哥哥”。  2006年,熊约翰一家住进百步亭怡和苑。2007年3月,退休第二天,他就来居委会注册,成为了一名宣传志愿者。7年,熊约翰恪守着7天工作制,累计服务2万个小时,摄影5万多张,发稿15万字,被称为“常务志愿者”。  2007年底... (通讯员  邹煜)熊约翰,男,67岁,党员,来到百步亭已有七年,一直担任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的宣传志愿者。在百步亭社区,没有哪位居民不知道这个“常务志愿者”,与他相熟的人还会亲热地唤他一声“熊哥哥”。

 

  2006年,熊约翰一家住进百步亭怡和苑。2007年3月,退休第二天,他就来居委会注册,成为了一名宣传志愿者。7年,熊约翰恪守着7天工作制,累计服务2万个小时,摄影5万多张,发稿15万字,被称为“常务志愿者”。

  2007年底,居民章爹爹来居委会投诉:隔壁楼陈女士的狗一直叫,影响自己休息。熊约翰接到任务,决定先去了解情况。晚上9点,他走访了陈女士所在的居民楼,几位住户反映:狗叫是叫,但一般是有动静才叫。小区的保安也证实,半夜拿电筒照暗处时,狗会叫唤几声。

  为了查清事实,当晚11点,熊约翰躲在陈女士阳台外的草丛里,观察动静。十几分钟过去,狗未出声。突然,“汪-汪-”熊约翰学起狗叫来,紧接着就听到阳台里也传来了狗吠声。“这狗不是一直叫,确实是听到了动静才叫。”熊约翰心想。

  熊约翰再次上门,原来,陈女士刚搬到这个小区,人生地不熟,家住一楼怕不安全,才养了一条狗。得知此事后,她承诺:晚上把狗移入房内,不再让狗惊扰居民。章爹爹听说熊约翰半夜学狗叫,十分感动,也表示“今后尽量不给居委会添麻烦。

  居委会举办暑期少儿活动,要制作背景布标和宣传展板。熊约翰一接到任务,顶着37度的高温,踩着自行车就去了。头顶着烈日,熊约翰早已汗流浃背,一路上他也顾不着擦,骑行了半小时才到达广告公司。晚上七点,广告商终于敲定了制作方案,熊约翰这才驱车返回。

  隔天,天气依旧炎热。为了节约活动经费,熊约翰出租车也舍不得坐,仅用细布条将两块2米长的展板和布标绑在肩上,骑车带回来。当他回到居委会时,整个人完全成了一个汗人,身上还滴着水。这一幕感动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你要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相信一个志愿者能奉献到这个地步。”李小珍说。

  一年四季,熊约翰都是来得早、走得晚。夏天的时候,每日早上七点就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清理纳凉点,桌子、板登、卫生间到处抹得干干净净。除此之外,他还变着花样给居民们准备饮料:今天菊花茶、明天绿豆汤、后天酸梅汤……

  “我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他们来上班就可以直接办公,也可以为居民多办点事。办事的人多了,免得别人等,凉纳点早点开放,那些困难群众就能早点来纳凉。

  2013年7月,熊约翰被诊治出了胃癌,入院接受根治切除手术。同房的病友惊奇地发现,每天来探望这位老人的人络绎不绝: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两次到访、管委会副主任韩洪运3到病房、百步亭社区康和党支部书记张丽6次探视……

  还有志愿者在网上留言“坚强的熊哥哥,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你!”“病魔是纸老虎,你的勇气一定会战胜病魔。”“熊哥哥煮的绿豆汤超好喝,我一直在回味那个味道。

  一个月后,熊约翰顺利出院,“人在做、天在看,我是做了好事,积了德。”如今,熊约翰的身体渐渐康复,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我所热爱的志愿服务去,用我手中的笔去真实记录百步亭的好人好事,用我手中的相机去拍摄社区活动的精彩镜头。